建立抵消機制對接上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個人的低碳行為產生的碳減排量,按照方法學進行記錄、核算、核發,并且通過交易及商業獎勵實現其價值,就構成了碳普惠的閉環。
上海市碳普惠機制建設的亮點之一是建立抵消機制對接上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豆ぷ鞣桨浮分赋觯虾⒅贫ǖ窒巹t,引導碳普惠減排量通過抵消機制進入上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支持與鼓勵上海納管企業購買碳普惠減排量并通過抵消機制完成碳排放權交易的清繳履約。
“碳普惠是碳市場一個非常有效和有益的補充。”張建紅向記者表示,“碳市場覆蓋了年排放超過2.6萬噸以上的大型的重點排放單位,而碳普惠是自愿性的機制,面對小微企業和公眾減排,對于個人減排量可以進行核算,它是一種正向的約束機制。”
此外,上海還將挖掘雙碳目標下各類組織、產品、服務、活動、建筑、區域等不同維度的自愿
碳中和需求,制定以碳普惠減排量作為抵消來源實現
碳中和的相關實施指南,鼓勵企業、機構和個人優先使用碳普惠減排量進行碳中和。
根據《工作方案》,上海還將有序推進碳普惠方法學開發備案,借鑒清潔發展機制(
CDM)、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
CCER)以及其他類型的自愿減排方法學,綜合考慮減排項目及行為的額外性、真實性、普惠性、代表性、數據可獲得性等因素,有序引導、逐批開發備案項目類和個人類碳普惠減排方法學。據悉,上海將率先開發分布式光伏、電動汽車充電樁等現有碳普惠項目。
未來,上海還將探索納入個人減排場景,有序推動個人減排場景接入與開發,將個人衣、食、住、行、用等生活中有效的低碳行為逐步開發為標準化的個人減排場景。探索建立面向公眾的個人碳賬戶體系,提升公眾對自身節能降碳行為的感知,為公眾參與碳減排活動提供多元化的路徑選擇。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