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由2022
北京新聞中心主辦的“雙奧之城新氣象——2022中外媒體
北京行”城市形象采訪活動繼續舉行?;顒友垇碜悦绹?、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35家媒體的50余名中外媒體記者走進北京
綠色交易所,深入了解北京市在推動
綠色低碳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所取得的積極成效。
2020年,北京萬元GDP二氧化
碳排放量僅為0.41噸,比2015年下降了26%,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20.5%的“十三五”任務。
碳排放權交易
試點作為北京市
碳減排的“推進器”,在其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為全國
碳市場啟動和全國各地低碳城市建設貢獻了“北京經驗”。服務國家碳達峰
碳中和愿景,北京市將承建全國自愿減排交易中心,目前建設工作正有序推進。
先行先試 北京市試點為全國碳市場積累經驗
2013年作為全國首批試點省市之一,北京市創新性地探索建立二氧化碳總量控制下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市場,發電、石化、水泥及服務業等8大行業、800多家重點碳排放單位納入碳市場管理。通過市場手段降低社會綜合減碳成本,北京市在全國率先進行的探索,有力支撐了全市碳排放控制目標的實現,同時也為全國碳市場的啟動提供了經驗。
在采訪中,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明登歷介紹,經過8年試點運行,北京市碳市場機制逐步完善,市場交易較為活躍,
碳配額價格穩健上漲,在全國7個試點碳市場中
碳價最高。2021年
碳配額線上成交均價每噸72.86元,最高突破每噸107元。截至2021年底,北京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額超過21.1億元。
以經濟杠桿撬動碳排放單位主動減排,北京
碳交易試點成效也非常明顯。舉例來說,北京公交集團于2016年被納入碳市場管理,積極推進低碳排放的電動車、天然氣車替代高碳排放的柴油車,與2016年相比,該單位2020年柴油消耗量下降近60%,碳排放強度下降11%以上。2018年起,其碳排放配額開始富余,2020年富余3.9萬噸碳配額,市場價值近270余萬元。
北京排水集團通過管理創新,采用沼氣、光伏發電等能源替代和節能改造等措施,在污水處理量增加的情況下減少了碳排放,2020年實現配額富余,并于2021年制訂了集團碳中和實施方案,計劃在2025年實現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強度較2020年下降20%以上。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