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關于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
碳市場)第一個
履約周期的
碳排放配額清繳工作完成情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會上獲悉,全國
碳市場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啟動,第一個
履約周期碳排放配額清繳工作目前已經結束。按照生態環境部統一部署要求,山東在履約企業數量、履約配額總量全國最多的壓力下,圓滿完成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的配額清繳工作。山東應履約總量11.54億噸,實際履約量11.52億噸,履約比例99.82%。全國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額79.08億元,山東累計成交額45.98億元,占全國58.14%。
據了解,山東納入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配額管理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企業共330家,核定應履約企業320家,占全國應履約企業總數的七分之一(全國應履約企業共2162家),數量全國第一,比第二多的江蘇省多110余家。截至2022年1月10日,除13家被法院查封賬號和2家關停注銷企業無法交易不能履約外,其余305家企業全部完成履約,實現了“應履盡履”。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侯翠榮介紹到,下一步,山東將分行業、分層次組織重點排放企業進行培訓,強化企業人員
碳資產管理意識,了解碳市場交易的基本規則,掌握碳排放數據核算的方法要求。及早謀劃全國碳排放權第二個履約周期的管理,指導重點排放企業積極參與碳市場交易,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重點行業企業
綠色低碳發展。
同時制定印發《山東省電力行業碳排放管理指導手冊》,幫助企業掌握碳排放管理工作政策法規依據和具體標準方法,使企業能夠從每個環節規范監測和核算,進一步加強發電行業重點排放企業碳排放數據過程管理,防止因數據管理不到位導致配額出現缺口。加強對檢測、核查、咨詢等第三方服務機構和重點排放企業的日常監管,聯合有關部門開展碳排放數據質量專項檢查,確保山東參與碳排放數據的計量校準機構、檢驗檢測機構工作質量和重點排放單位相關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