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聯動,推進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何建坤認為,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應優化碳排放數據報送系統,完善全國碳市場注冊登記系統和
交易系統。重點組織面向生態環境系統、各相關部門、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及第三方核查機構等市場參與主體的能力建設和培訓活動。鼓勵地方、行業協會和中央企業主動發揮作用,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順利運行提供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
此次,公開征求意見的《條例》也明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應當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調節相結合,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堅持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市場主體的碳排放權參數具有波動性和金融屬性。”柳松表示,當企業通過碳排放權交易進行營收時,碳排放權交易也就有了金融產品的風險。這就要求監管部門制定有效的市場運營和管控機制,有序引導各類社會資本進入這一領域,并讓民營資本和企業可以穩定安全地進行交易和謀利,為行業的整體發展添柴加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