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潛力有待進一步激活 全球碳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碳交易網2019-10-08 21:08
我國碳市場建設步伐加快
為應對節能減排的迫切需求,我國也已經逐步開展碳市場的探索。2009年11月26日,我國正式對外宣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將其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這向世界傳遞出堅定走
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共同建設清潔美麗世界的決心。2011年起,我國逐步選擇在8個省市進行碳交易
試點,將碳排放量較大的企業納入碳交易。截至2019年5月,我國碳交易
試點配額累計成交二氧化碳量達到3.1億噸,累計成交額約68億元。廣東、湖北和深圳三地的交易所在累計成交量上排名前三。
試點運行數年,各試點省市均取得了不錯的節能減排成果,碳市場機制在節能減排上初見成效。統計數據表明,2017年,我國的碳強度比上年度下降了5.1%,相比2005年累計下降約46%,提前完成了2020年碳強度下降40%—45%的承諾。以
北京市為例,截至2018年年底,
北京碳試點已順利運行5個年頭,5年間北京市萬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累計下降22.5%和28.2%,能源利用效率位居全國首位。廣東省方面,截至2017年年底,超過80%的控排企業實施節能減碳技術改造,超過58%的控排企業實現碳強度下降,6大行業碳排放總量較2013年下降4%。而上海市,2013年上海工業行業試點企業碳排放較2011年減少了531.7萬噸,降幅3.5%;煤炭消費量占比下降至62.3%,天然氣上升至11.1%。
目前,我國正穩步推進全國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2017年1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正式宣布將建立國家排放交易體系(China ETS),并公布該體系的目標與路線圖。2019年4月,生態環境部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這是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的基礎性文件,全國統一的碳排放市場建設進一步加快。2019年8月,生態環境部表示,下一步將重點推動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同時加快印發《全國碳排放權配合總量設定和配額分配方案》《發電行業配額分配技術指南》和重點排放單位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管理辦法、核查管理辦法、交易機構管理辦法等。當下,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和
交易系統已經有了初步建設方案,同時生態環境部也在考慮擴大參與碳市場的行業范圍和主體范圍,增加交易品種,為其他行業納入碳市場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圖為2013—2018年我國碳排放交易量區域分布情況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圖為2013—2018年我國碳排放交易額區域分布情況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