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額分配仍需靈活調控
配額分配是碳交易體系中的第一大難題,其代表的是控排單位在履約年度的排放權利,是交易的主要標的物,如何分配決定了控排單位的減排和履約成本。據了解,七大試點中,除重慶采取自主申報的分配方法,其余6個試點針對三大主流配額分配方法,即歷史法、基準法和拍賣法,各自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創新。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除了重慶和深圳試點以外,其余5個試點都選用了基于歷史排放強度或歷史排放量的免費分配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提高了MRV(碳排放核算報告與核查)的運行效率、有助于控排單位以較低初始成本減排、可接受性強,但也帶來了顯著的公平問題,例如行業景氣周期發生結構性變化導致配額分配不公,早期減排行動未被考慮導致‘鞭打快牛’,企業檢修、事故意外等突發情況未被考慮導致配額過緊。對此,各試點主要通過事前限定和事后調整兩種途徑進行嘗試和探索,但效果并不十分明顯,甚至出現‘配額尋租’現象,一些控排企業通過各種公關試圖增加配額,造成新的不公平現象。”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戰略總監錢國強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透露。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在基準法方面,據悉,深圳是唯一全面采用基準法的試點,其對電力、供水、燃氣三個行業,采取基準值方法進行配額分配;對制造業及其他工業行業探索建立了基于價值量的碳強度指標(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放)。王遙表示,其他試點在基準法方面的嘗試還局限于電力和熱力行業,以及其他個別行業。“基準法最大的優點是體現了行業內的公平性,鼓勵企業的能效和減排行動;缺點在于難度較大、主觀因素相對影響較大。目前,電力行業基準法在試點中應用最廣,但也存在不同地區、不同基準的情況,以及激勵作用發揮受限的問題。”王遙透露。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在拍賣法方面,錢國強透露,拍賣被認為是最有利于價格發現的分配方式,但同時拍賣會增加企業的履約成本,其可接受度在市場建設初期并不高。“這點在廣東試點反應明顯。‘門票制度’(需先拍賣3%有償配額獲得‘入場門票’,再獲得97%免費配額)提高了企業參與碳市場的門檻,一次性支付3%的配額資金給企業現金流帶來巨大影響,也導致抵制。”錢國強表示。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王遙表示,目前廣東已優化拍賣制度,取消“門票制”,大幅降低拍賣底價,并允許非控排企業參加拍賣。湖北、上海和深圳也各進行了一次拍賣。其中,湖北是公開競價拍賣政府預留配額的30%,使非控排企業獲得一級市場進入渠道。“上海和深圳都是為了幫助企業完成清繳而進行拍賣,上海的拍賣底價設為拍賣前30個交易日成交均價的1.2倍,這一措施促進企業積極參加二級市場交易實現履約。與之相反,深圳是市場價的對折拍賣,卻并沒有吸引到足夠的控排企業參與。由此可見,拍賣機制的靈活設計十分重要。”王遙表示。
企業碳資產管理意識和能力仍有待提高
“通過各地碳試點的交易規則的制定、推廣和能力建設,以及一段時間的的交易,絕大多數納入控排體系的企業初步樹立了減排意識。但由于碳交易是新生事物,而試點工作推進速度過快,且利益相關方協商工作較為欠缺,一些企業還未完全理解此政策的意義和目的,不可避免存在一定排斥情緒,不僅體現在參與碳市場交易不夠活躍,甚至還有一些企業對碳排放報告核查工作的配合不夠積極,碳資產管理意識也十分薄弱。”錢國強表示。
王遙也認為,有效的碳資產管理不僅可以實現碳資產合規,還可以幫助減排企業鎖定價格,把減排過程中的價格風險降到最低,同時最大化碳資產收益。但目前企業普遍未建立有效的碳資產管理體系,只有少數企業專門成立了碳資產管理公司,對集團下的控排企業的碳資產進行統一管理。“當前企業對碳資產存在不同的管理方式,管理部門不同,有財務部管理,有節能減排管理辦公室管理,也有行政辦公室、綜合辦公室管理。同時缺少專業性人才,大部分企業指派部門經理或者副總經理負責,由工程師或能源環保管理人員構成,這些人員普遍缺乏參與市場交易的知識、經驗和信心。”王遙如是說。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