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11月6日電 (李偉)甘肅省首個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林業碳匯項目——《甘肅省子午嶺林業管理局子午嶺林區造林碳匯項目》日前開始公示,該項目預計在40年時間內,溫室氣體年均減排量約為13.94萬噸二氧化碳,累計將減排近560萬噸二氧化碳。
該項目位于甘肅省慶陽市子午嶺林區,由甘肅省子午嶺林業管理局作為項目業主對所轄華池、合水、寧縣、正寧4個分局的26個國有林場,自2012年至2022年完成的約49.7萬畝生態公益林造林進行林業碳匯開發,項目計入期為2020年9月23日至2060年9月22日。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作為甘肅省能源大市的慶陽,同樣也是林草資源大市,擁有林地1312.43萬畝,森林蓄積量2262.54萬立方米,草地1334.62萬畝,濕地10.12萬畝,森林覆蓋率26.3%,森林活立木蓄積量2332.4萬立方米,林草濕地面積占比超過了全市國土總面積的65%。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多年來,慶陽市統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復,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和“再造一個子午嶺”工程,努力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綜合治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林業碳匯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緊盯“雙碳”目標,慶陽不斷增加林草體量,提高森林質量,擴大碳匯儲量,先后出臺《慶陽市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實施方案》《慶陽市林草碳匯項目開發實施方案》,于2023年11月在甘肅率先出臺《慶陽市林業碳匯交易機制落實工作方案》,為全市林業碳匯開發確定了“四梁八柱”,在林業碳匯開發過程中,開創了“服務不分成、授權不流轉”的林業碳匯開發“慶陽模式”。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在林業碳匯開發探索過程中,慶陽市緊盯“一個目標”(CCER)、堅持“兩個確保”(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確保農戶收益不受損)、實現“三個創新”(服務、費用、授權三個模式創新),全力推動林業碳匯項目開發。
慶陽市選擇CCER標準對2012年以來人工造林進行碳匯開發。據預測,全市年可開發碳匯量超過130萬噸,年收益約為1億元,40年計入期全市林業碳匯總收益可達40億元。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慶陽市林業和草原局5日披露,該市80%以上可開發林業碳匯造林面積集中在縣(區),屬于集體林地,由廣大農戶承包經營和管理,20%左右的造林面積屬于國有林地,由26個國有林場負責管理和經營。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在林業碳匯項目開發過程中,慶陽打破了原來“企業分成一統天下”的局面,通過招標技術服務企業,向企業支付服務費,不同企業進行收益分成的開發方式創新,不僅降低了國有資產流失風險和隱患,還向企業提供了參與機會,為借助社會技術力量進行林業碳匯開發拓展了新方法、創新了新思路。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同時,慶陽通過費用模式創新、授權模式創新,不僅實現了“政府主導、多方參與”,還推動了碳匯開發服務企業成長、保障了林地承包經營權人權益、減輕了政府碳匯開發財政壓力,為甘肅乃至全國林業碳匯開發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新示范、新案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