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福建省最早的
碳匯開發交易
試點縣,福建省將樂縣大膽探索,逐綠而行,致力于林業
碳匯項目開發,激活生態價值新動能,點綠生金,推動林業碳票在更多領域、更多場景推廣應用,讓更多的群眾吃上“生態飯”。
一是編制標準高。《林業碳票減排量計量辦法》和《林業碳票管理導則》兩項團體標準于今年初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
平臺發布。參與編制全國首個《福建森林停止商業性采伐碳匯項目
方法學》、設計全國首個區域化場外
碳中和交易產品“林業碳票”等工作。金森公司制定《林業碳票開發手冊》,規范標準化碳票開發流程,方便更多林農、村集體參與碳票申報。同時,對接三明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完善碳票線上登記、注銷、流轉、收儲、交易的流程和功能,促進碳票市場透明、
價格公允、機制公平,推動碳票交易延伸
碳金融服務。
二是開發項目多。林業碳匯項目開發量、交易量均為三明全市首位。全縣共開發林業碳匯項目21個,面積約9萬畝,其中,備案21個碳匯總量33.4萬噸,實現碳票交易5.89萬噸,交易金額79萬元。實現跨省、跨區域銷售林業碳匯量2萬噸,交易金額30萬多元。推進明臺林業碳票交易碳匯量1.3萬噸,總額19.5萬元。簽訂縣區林草碳匯合作項目14個面積約2000萬畝。計劃與福建省興業證券慈善基金會合作,設立縣級碳匯基金管理新模式,加快林業碳匯項目開發,推動價值轉化。
三是建設標準高。通過對項目林地進行科學化、規模化撫育管護經營,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福建碳中和林(金森)項目”面積4.8萬余畝,有效促進林木生長,精準提升森林固碳增量能力和生態固碳效益。并運用福建省碳普惠對應的林業方法學《福建碳中和林認定及其碳匯計量監測方法》,測算出項目第一監測期內森林吸收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約9.2萬噸。縣域外2家企業購買并捐贈該碳中和林首批產生的碳匯各50噸,用于抵消今年全國生態日將樂系列活動所產生的
碳排放。目前,完成高固碳造林面積2300畝,鼓勵、支持民企參與合作營造碳和林4878畝,以實現林業碳匯減排量抵銷企業
碳排放。
四是場景應用廣。探索推行“碳中和+碳票”“生態司法+碳票”“零碳旅游+碳票”等做法,拓寬“碳匯+”應用場景和渠道。“生態司法+碳匯”工作機制,讓違法行為人認購碳匯量替代修復生態環境,共辦理被告人認購碳匯修復生態環境案件14件,自愿認購碳票18474噸。2023年8月“零碳鏞行”微信小程序上線運行,游客們通過“零碳鏞行”計算每次出游的碳排放,并購買林業碳票完成個人碳排放的抵銷,實現縣域“凈零碳旅游”,守護綠水青山。向2023中國•將樂皮劃艇槳板馬拉松公開賽、2024年福建省“6.6放魚日”三明將樂會場活動等有關賽事、
會議碳中和銷售、捐贈林業碳票6場860多噸,促進零碳辦賽會。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