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6月24日下午召開的蚌埠市首張林業碳票發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首張林業碳票即將發行。首張林業碳票項目由蚌埠市禹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在涂山范圍內開發,林地面積為14749畝,監測期為2005年2月16日至2024年5月30日,簽發減排量為228147噸,目前已通過市生態環境部門備案。
何為林業碳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坤圣介紹,林業碳票,是指本行政區域內權屬清晰的林地、林木,依據國家《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計量指南》,經第三方機構監測核算、
專家審查、林業主管部門審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簽發的
碳減排,由林業部門制發的具有收益權的憑證,賦予交易、質押、兌現、抵消等權能,單位為噸。碳票將林木中的
碳減排量轉化為一種可交易、可質押的有價證券,具有了市場價值和金融屬性。“林業碳票”開發周期短、成本低,可真正實現普惠林農,讓林農獲得實在利益,有助于促進森林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
“林業碳票的探索,旨在破解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中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等問題。”李坤圣表示,作為一種具有地方特色、區域性的林業
碳匯項目實踐模式,我市以森林資源開發和林業碳票交易作為突破點,把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是蚌埠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有效路徑,是推動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有益探索。同時,碳票作為一種新型的金融工具,可以與
綠色金融、
碳金融等領域相結合,推動金融創新和
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
對于哪些林地能開發碳票,林業部門也有清晰的林種、權屬、時間等規定。李坤圣表示,林業碳票適用于喬木林,包括防護林、特種用途、用材林等林地,但不包含薪炭林和經濟林林種。林地、林木的權屬清晰,項目開始時間不得早于2005年2月16日,從項目業主申請制發碳票項目減排量的產生時間開始,最短時間不低于20年,最長不超過40年。
一張薄薄的碳票背后卻是我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的生動寫照。為做好林業碳票發行工作,我市成立了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林業局)、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蚌埠監管分局、中國人民銀行蚌埠市分行等單位參加的林業碳票發行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建立工作推進機制,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組織小組成員赴福建省三明市考察學習,吸收當地在林業碳票方面的寶貴經驗與創新理念,反復研究蚌埠市森林資源實際狀況,擬定了林業碳匯工作的思路和方向。
根據工作安排,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于6月26日舉行我市首張林業碳票發行儀式,將介紹首張林業碳票開發發
行情況,公布林業碳票設計方案獲獎者名單并頒發獎品證書,對首張蚌埠林業碳票質押貸款業務進行競拍。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