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保護與生物多樣性緊密相關
生態興則文明興。人類發展史與森林息息相關,森林退化會導致生態惡化,最終文明也將消失?,F在我們逐漸認識到天然林的重要性,天然林大都在大江大河的上游,為保護人類未來必須保護天然林,這樣既可以減少水土流失、增加水源涵養功能,還能保護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包括動植物和微生物的多樣性及其復雜關系,是人類生存和未來發展的基礎,為人類提供了無窮無盡的財富,沒有生物多樣性就沒有生態系統,最終也會導致人類的滅亡。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海南島到大興安嶺,各地森林類型各異,由不同樹種組成。特定森林的組成是長期進化的結果,它們相互制約、相互依賴,具有完整穩定性。理解森林的自然演替對于確定合理的森林組成結構和類型至關重要。天然林的喪失會導致我們對未來造林及其結構缺乏了解,生物多樣性一旦喪失便無法恢復,諸如許多物種的消失。人類能制造鋼鐵、工業材料,卻無法創造自然演替過程中的新物種。若自然生態系統完全被人工替代,將失去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抵抗力和韌性。因此,人與生態系統密不可分,我們對森林的經營利用不能簡單模仿農業系統,不能走傳統農業農耕作業方式。人工林經營應盡量減少對自然的干擾,避免過度施肥和打農藥,以維護生態平衡和人類健康。以桉樹為例,南方大量種植雖可獲得木材,但需施肥和打農藥,過量農藥、化肥一旦進入河流和地下水,就會污染水環境,甚至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因此,在利用森林時必須認知其結構、功能演變,尊重自然承載力。我國雖國土廣大,但干旱、半干旱地區和生態脆弱區多,人口眾多且需求多樣,生態環境建設是永久話題。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