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獲悉,廣西自2022年起在7個縣(區)啟動實施自然資源
碳匯調查監測
試點工作,目前,
試點縣(區)耕地
碳匯本底外業調查基本結束,初步測算廣西330.76萬公頃耕地中蘊含3.66億噸碳儲量,耕地土壤碳匯潛力約8355萬噸。
據介紹,廣西生態優勢突出、碳匯潛力巨大,但自然資源生態系統調查監測、碳匯評估體系建設等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統計監測能力,廣西根據地域差異選取了7個在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方面具有一定共性的縣(區)作為試點,開展生態系統碳匯本底調查、碳儲量評估及碳匯潛力分析工作。
在試點中,廣西利用遙感影像解譯、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林草資源清查和現場監測等多種數據獲取方式,借助地理信息技術,從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植被等方面選取典型樣本,布設了350個樣地進行土壤抽樣調查,計算20年內的耕地土壤碳匯參數。
記者了解到,此次調查形成了首個覆蓋全自治區地表的耕地碳匯本底數據庫。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