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在莆田市南日島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廈門市碳和
排污權交易中心)完成了南日鎮云萬村、巖下村海洋
碳匯交易85829.4噸。
本次交易的海洋碳匯將交付給“廈門市生態司法公益碳賬戶”。 伴隨交易的完成,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在全國率先開啟了海洋碳匯和農業碳匯“陸海聯動增匯交易、雙輪助力鄉村振興”新機制。
本次交易是海洋碳匯開發交易模式的一次創新,為實現海水養殖碳匯價值的市場化提供了示范路徑,通過海洋碳匯交易成功增加了村集體經濟的收入,開拓了漁業增收的路子,實現了讓群眾端起“生態碗”、吃上“
綠色飯”的美好愿望。
據介紹,海洋碳匯也稱藍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動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儲存在海洋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為了積極落實“碳達峰、
碳中和”戰略,近年來,廈門產權交易中心率先探索推進“藍
碳交易”,并于2021年7月設立了全國首個海洋碳匯交易
平臺,與廈門大學的院士團隊合作開發了全國首個海洋碳匯
方法學。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