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2018年以來,福建省三明市林業
碳匯實現交易金額2534萬元,林業
碳匯產品交易量和交易金額均為福建省第一。從過去坐擁好山好水卻收入微薄,到如今“好生態帶來好日子”,三明市持之以恒推進林業改革發展綜合
試點,持續深化林草碳匯改革,在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的基礎上,走出了一條林業碳匯的三明之路。
三明的林業碳匯之路體現了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三明市作為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策源地之一,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森林覆蓋率達78.88%,森林固碳總量為3.4億噸,每年生產的固碳增量約1170萬噸。從2011年在省內率先開展
碳中和實踐以來,三明率先設立了全省首個碳匯專項基金、林業
碳中和基金,成立了全省首家碳匯服務機構,完成了全省首單FFCER碳匯交易。三明敢于先行先試,在林業碳匯的實踐層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三明的林業碳匯之路傳遞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2021年12月,在2021國際(永安)竹博會舉行的碳中和示范林簽約儀式上,由三畬村與永安國有林場按林票制合作造林的82畝山場,營造碳中和林獲得碳匯款共計10.25萬元,三畬村按林票比例獲得碳匯款4.1萬元,歸村委和合作社成員共有。尤溪縣建設碳匯造林示范片3.42萬畝,通過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完成
碳排放交易,成交額達149.67萬元,所得收入分到了2000余名農戶手中。“綠起來”也“富起來”,廣大農戶直接參與碳匯造林,共享
綠色收益。
三明的林業碳匯之路拓寬了“雙碳”目標的實現路徑。近期,三明市啟動實施了林業碳匯“三建兩創”行動,將建好森林碳庫、建立林業碳匯項目開發機制、建設區域碳匯交易體系和創新林業碳票制度、創建碳匯應用場景作為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主要任務,不斷完善林業碳票管理辦法,爭取升級碳票計量方法,探索創建“碳匯+碳中和”“碳匯+生態司法”“碳匯+信用積分”等應用場景。到2025年,三明市計劃建設碳匯林90萬畝,力爭全市交易林業碳匯
碳減排量累計達到150萬噸以上,其中林業碳票30萬噸以上。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既要堅定不移,又要科學有序推進。三明市將以推進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建設為抓手,繼續深化林業碳匯改革,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