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八大高耗能行業全部納入,難以想象市場會有多大
有專家預計,隨著碳交易市場的逐步完善,未來像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紙、電力和航空8個重點高耗能行業,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納入控排
履約范圍,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也將迎來迅猛發展。
對此,內蒙古森工集團碳匯辦主任、大興安嶺碳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包國慶介紹說:“現在雖然只納入電力行業,以電力減排要求按40億噸二氧化碳算,百分之五的配額就是2億噸。這2億噸就給林業碳匯,包括其它一些自愿減排的企業提供了空間。這2億噸市場份額有多大,按現在
行情算就是60個億!這才是
碳市場初步建設,僅僅納入電力一個行業。如果
碳市場完善了之后,八大行業全部納入,難以想象市場會有多大!”
附屬于聯合國之下的跨政府組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評估中指出:林業具有多重效益,兼具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雙重功能,是未來30至50年增加碳匯、減少排放成本較低、經濟可行的重要措施。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兼具社會效應、生態文明和經濟效應的林業碳匯項目有望成為自愿減排類型中最受關注的一類。以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機制反哺林業,即將成為加快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
內蒙古經濟專家許柏年認為,森工集團碳匯公司有望成長為林業碳匯領域的“專業軍”,他憧憬到:“就像提到石油,我們的領軍企業是中石油、中石化,將來一說搞林業碳匯,找誰來設計、誰來幫你開發、誰來經營?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是一塊響亮的牌子!這塊牌子不僅有建設生態文明的價值,還有綠色經濟價值!”(本報記者 范寶全 通訊員 王春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