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碳匯核算》推進向海發展 海岸帶生態評估服務“雙區驅動”
大鵬新區海洋資源豐富海域面積305平方公里,占全市四分之一,海岸線長達128公里,占全市二分之一,全市56個沙灘中54個在大鵬。“雙區驅動”戰略為大鵬新區向海發展提供了重大發展機遇: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博物館落戶,國家深??瓶贾行捻椖窟x址,南澳旅游自由港碼頭建設、游艇旅游自由行試點,南澳游艇小鎮建設,世界級濱海旅游項目規劃,金沙灣國際樂園即將建成……大鵬新區正在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建設,同時,通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向海發展的步伐。
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率先編制完成了全國首個《海洋碳匯核算指南》,構建了科學規范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海洋碳匯標準體系。
《指南》篩選出紅樹林、鹽沼澤、貝類、藻類及浮游植物等7個碳匯類型,11項碳匯指標,確認適用核算的17項排放因子取值,構建了核算方法和質控指引以及濱海地區海洋碳匯核算的示范模板。
海洋生態
專家黃洪輝評價該《指南》時表示,指南對促進新區海洋資源碳匯資源市場化、規范化、常態化建設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將有效促進新區海洋生態資源價值轉化進程,為新區開展生態轉移支付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與此同時,該局按照深圳市在“雙區驅動”戰略中提出的加強陸海統籌建立健全海岸線動態監測機制的要求,組織開展新區海岸帶區域生態環境評估與監管研究。
對新區海岸帶區域進行空間全覆蓋、生態環境全要素、社會經濟狀況多維度調查和監測;
科學制訂多因子評價指標體系,對新區海岸帶區域生態環境質量進行動態評價;
開展關鍵生態影響溯源研究,統籌海岸帶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綜合分析,提出生態保護和修復策略;
通過制度化建設,實現對海岸帶生態屏障和發展聚集區的系統化監管,為深圳市及粵港澳大灣區海岸帶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及利用提供示范。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