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全球13個國家及區域碳交易體系中納入了林業碳匯抵消機制,國際林業碳匯交易融資累計超過60億美元,正在實施或正在開發的林業碳匯項目超過1500個,實施國家主要為澳大利亞、英國、美國、韓國、新西蘭、哥倫比亞、秘魯、巴西、印度尼西亞、烏干達等。目前,國際林業碳匯融資的主要途徑管制市場、自愿市場以及非市場機制下基于結果的減排付費行動,均得到長足發展。
全球管制市場下的林業碳匯交易集中發生在澳大利亞、加州-魁北克、新西蘭等國家和區域碳交易體系中。澳大利亞政府2014年7月廢除碳稅、實施減排基金(ERF)后,大量林業碳匯項目成為市場競拍的主力軍。澳大利亞政府分別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以17.7美元/噸、9.7美元/噸、7.4美元/噸的均價競拍采購了400萬噸、6070萬噸、6880萬噸林業項目的核證
碳減排量,對應的采購總額為7060萬美元、5.885億美元、5.095億美元。雖然競拍
價格逐年降低,但林業碳匯產品始終占據ERF首位。2015年,加州-魁北克碳市場中的林業碳匯交易量為650萬噸、交易額為6320萬美元、交易均價9.7美元/噸,與上年相比分別上升了6%、16%和9%;2016年簽發的3100萬噸林業項目核證減排量創市場供應新高,其中的1600萬噸被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ARB)批準可用于管制單位購買以抵消
履約。2017年7月,加州立法機構頒布的新法案(AB398)將其碳市場的運行期延續至2030年。同年9月,安大略碳市場正式鏈接加州-魁北克碳交易體系,三方合作推進區域
碳減排市場發展。新西蘭碳市場經過2013-2014兩年調整期后,2015年的林業碳匯交易量與交易額增加至130萬噸和1040萬美元,
碳價從2014的5.0美元/噸上升至7.9美元/噸;2016年,新西蘭政府又給林業行業簽發了87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買方需求持續增加。如今,采取配額供給協調機制、改良現行固定
價格上限等系列改革措施的實施,為市場機制的完善發展帶來無限生機。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