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即將啟動,屆時將有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紙、電力和航空等8個重點高耗能行業的近萬家企業被納入到
履約范圍中。同時,作為
碳市場的一種重要的補充機制,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也將迎來一個更加迅猛的發展。核證自愿減排量(
CCER)作為
碳市場的抵消機制將會受到眾多
履約企業的青睞。作為兼具社會效應、生態文明效應和經濟效應的林業
碳匯項目則有望成為眾多自愿減排項目類型中最受關注的一類項目。植樹造林,形成
碳匯,取得碳收益,以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機制反哺林業,必將成為加快
綠色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明確提出要“大力增加森林碳匯”,到2030年森林蓄積量要增加到45億立方米。國家
碳交易主管部門也非常重視農林碳匯類自愿減排CCER項目的開發工作,在今后出臺的全國
碳交易抵消機制中也將有相應的傾斜政策鼓勵各類碳匯項目的開發和申報。從市場表現來看,碳匯類項目的交易
價格也表現不俗。僅以
北京碳市場為例,截至2016年8月19日,林業碳匯類項目已累計實現成交27筆,成交量達到7.2萬噸,交易金額266萬元,成交均價達到36.57元/噸,成交
價格遠遠高于一般類型的CCER項目。借助利好政策,相信在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后林業碳匯CCER項目的開發與交易將會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