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江門市林業用地面積664.1萬畝,占國土總面積的46.4%,其中:生態公益林244.2萬畝,占林業用地的36.7%,商品林419.9萬畝,占林業用地的63.3%。森林面積654.3萬畝,森林覆蓋率46.25%,活立木總蓄積量2159.8萬立方米,林木林地綠化率93.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75平方米。近幾年,全市全力實施以下
綠色行動:
森林圍城 樹林進城綠色行動
2012年,江門市實施“森林圍城,樹林進城”綠色行動,用三年的時間,對城市進行立體綠化,實現城市綠樹成蔭,城在林中的美麗景象。出臺了《江門市區山體保護與利用規劃》及《江門市區山體保護與利用管理規定》,把江門市186座小山丘保護起來,保護面積約145平方公里。
新一輪綠化大行動
2012年開始,江門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啟動新一輪綠化江門大行動。目前全市已完成森林
碳匯造林16.04萬畝,生態景觀林帶339公里,新建森林公園32個、濕地公園4個,綠化美化村莊421個。2014年,省人民政府授予江門市“廣東省林業生態市”稱號。
公園城市建設
為響應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號召以及省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的部署和要求,2015年,江門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啟動“公園城市”建設大行動,利用豐富自然資源,建設公園城市,實施公園化戰略,助力綠色發展。至2015年底,全市各級投入資金約5.8億元,共建成各類公園550個,城鄉綠廊及慢行系統585公里,公園城市建設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以大型風景區為龍頭,以區(市)綜合性公園和鎮(街)公園為骨架,以田園風光公園為特色,村居公園均衡分布,城鄉綠廊有機串聯”的市域公園體系已具雛形。
下一步,江門市將在國家林業局和省林業廳的指導下,根據“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要求,立足江門市自然資源條件和人文歷史積淀,按照《江門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簡稱《規劃》),以城區為核、以山海為屏、以路河為脈、以農網為面,按照“森林江門,美麗僑都”的建設理念,結合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公園城市建設,有序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
加緊完成《規劃》編制
目前,江門市已委托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編制了《江門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并經兩次征求意見及召開“創森”領導小組專題
會議通報編制情況,初稿已基本完成,擬定于4月中下旬在
北京召開
專家評審會。
突出重點,抓好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
一是完善生態景觀林帶工程建設,確保建設成效。二是加強森林碳匯工程建設,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三是推進森林進城圍城工程建設,實現增綠擴綠添景,優化城市森林空間布局;加快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建設步伐。四是抓好鄉村綠化美化建設;結合村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做好村莊綠化美化工作。五是強化生態公益林建設管理,積極推進飲用水源水庫第一重山商品林調整為生態公益林工作;做好生態公益林擴面工作,確保依時完成省下達的任務;加快建設生態公益林示范區,實現生態公益林質量提升。
統籌兼顧,抓好公園城市建設
實施公園化戰略,推進大地園林化,構建市域公園體系。一是抓好七大龍頭公園的建設,形成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森林生態旅游體系,同時要注重發揮森林公園在弘揚生態文化、環境教育和知識普及等方面的功能。二是把加快濕地公園建設和“創森”工作統籌起來,做好新會區小鳥天堂、蓬江區濱江新城濕地公園、江海區龍溪湖公園、鶴山市古勞水鄉等重點濕地公園建設。三是進一步完善村居公園建設,分期分批逐步推動全市所有村(社區)公園全覆蓋,實現每個村至少建設1個公園,打響江門市公園城市的品牌。
圍繞“創森”主題,抓好城市生態文化建設
挖掘森林文化內涵,積極弘揚僑鄉人文文化、鄉土歷史文化、古樹生態文化,做好古樹名木普查。抓好江門植物園建設,提升城市森林文化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