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亞馬遜雨林有約1.6萬個樹種,但研究人員發現只有182個樹種在固碳過程中占主導地位,其固碳量達到總量的一半。這一成果被刊登在近期的《自然通訊》雜志上。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熱帶雨林覆蓋面積達53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碳循環的重要環節,它擁有全球陸地植被碳儲量的17%,固碳量比其他陸地生態系統更多。因此,論文作者、英國利茲大學的福賽特博士解釋,如果想理解未來在不同環境條件下森林固碳可能出現的變化,就必須研究亞馬遜森林碳儲存和產生的過程。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福賽特觀察到,隨著樹木生長,它們產生更多的生物數量,能夠固定更多的碳;同時樹有很長的壽命,這意味著碳可以數十年甚至更久地從大氣中被移除。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但福賽特告誡人們,不能只通過關注182種樹木及其龐大的種植計劃。“盡管已經證明只有一小部分樹種不成比例地影響著碳循環。但鑒于熱帶雨林的變化,例如氣候和土地使用情況的改變,未來會有很多樹種變得更加重要。”她說。
例如,在之前的研究中,福賽特和其團隊發現,盡管西非遭遇了40年的干旱,但森林碳儲存能力增加。該團隊認為物種構成的轉變導致該地區碳儲量生物數量增多。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因此,她提出,保持森林生物多樣性,確保廣泛物種,才能夠應對未來環境變化。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此外,一項獨立的研究顯示,全球森林碳排放可能被低估了,這是由于被砍伐的樹木腐爛分解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評估認為,林業、農業和土地利用變化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幾乎占到人類活動排放的四分之一。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