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4年碳核查工作收尾 調整配額已完成
文章來源:水晶碳投趙川2014-05-06 08:00
其中23個行業中包括16個工業行業,7個服務業。具體是:電氣機械和器材、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非金屬礦物制品、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金屬制品制造、農副食品加工、汽車、鐵路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食品制造、西藥制造、中成藥生產、飲料制造、紙制品制造、火力發電、熱力生產和供應、整車制造業、水泥制造業、啤酒制造業、物業管理類、高校和工程技術研發類、銀行業、大型醫院類、信息傳輸業、其他服務業、批發零售業。
“其實,這就是針對新增設施所采取基準法進行分配排放配額。”能源咨詢機構Ecofys高級
碳市場分析師吳倩對水晶碳投解釋,這一分配方式更為嚴格,這也是分配的趨勢。
據了解,國內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中,深圳大部分行業和其他試點的電力行業都采用了基準法的分配。
另外,就
方法學而言,北京市制定方法是參照國內外同一行業、同類產品的先進碳排放水平,結合北京市相關行業實際情況綜合確定。以行業內平均碳排放強度前10%數據作為行業碳排放強度先進值的上限,以行業內平均碳排放強度前20%數據作為行業碳排放強度先進值的下限,經北京市最新各行業地方能耗限額先進值,國內領先水平或國際先進水平校驗后,最終確定行業碳排放強度先進值。
“國外則基本是采取行業內排放強度前10%的企業排放量的平均值作為基準(benchmark)”,吳倩表示,這樣的分配方法就更為嚴格。
不過,吳倩指出,北京此處所指的碳排放強度與普遍意義上碳排放強度概念并不一致,其并不是表示萬元GDP碳排放強度。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