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行村鎮的融進200兆瓦漁光互補項目現場,一張張光伏板有序排列,光伏面板與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輝映,正源源不斷地將光能轉化為
綠色電能,目前電站并網容量已達153兆瓦。
據介紹,光伏面板不僅可以發電,還可以為水產養殖提供良好的屏蔽效果,其下方的水域可用于魚類和蝦類繁殖,從而形成一種基于發電和養殖的新型發電模式。
“煙臺海陽桃林融進光伏電站目前占地3400余畝。一期工程100兆瓦,由26個發電單元構成;二期工程53兆瓦,由10個發電單元構成。153兆瓦漁光互補項目投產后,每年可提供
清潔能源電力2.3億度。”桃林融進光伏電站站長王強介紹。
上可發電,提供綠色清潔能源;下可養殖,助力農業提質增效。“漁光互補”不僅能夠實現水面高效利用增加清潔能源產能,還可以提高水產品的質量和效益,推動生態農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相關負責人表示,煙臺桃林融進153兆瓦漁光互補項目投產后,每年可節約標煤12.4萬噸,二氧化
碳減排約38萬噸,提供綠色清潔能源。漁民養殖基圍蝦、梭子蟹等,年收益達1000余萬元。
不只是桃林融進光伏電站,近年來海陽市
新能源產業也實現蓬勃發展,“十四五”以來,島南華能、島南國投、島威國投三座海上風電與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相繼投產。至2025年底,海陽市3項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將實現全額投產。
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國網的技術支持。記者了解到,國網煙臺供電公司、國網海陽市供電公司市縣一體全力服務新能源高效安全并網,定期組織工作人員上門走訪,提供技術支持和安全指導。
以桃林融進光伏電站為例,站內供電公司保護、自動化等專業技術人員與光伏場站運維人員經常一同對光伏場站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通信設備、網絡安全裝置等設備運
行情況進行巡視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現場指導消缺整改。同時,就網絡安全裝置告警消除操作流程進行經驗分享,詳細回答現場運維人員提出的專業問題,為光伏電站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可靠保證。
“海陽市供電公司積極開展‘清風暖陽’專項行動,全力服務新能源高效安全并網,緊抓大電網安全和技術引領兩條主線,持續開展技術幫扶、安全督導等系列活動,強化新能源場站安全意識,提高新能源場站技術能力,積極推動網源協調積極發展,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堅強電力支撐。”國網海陽市供電公司調度控制分中心副主任孫立強說。
國網海陽市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國網海陽市供電公司將繼續為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提供屬地協調支持,保障光伏電站順利并網。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