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1日河海大學商學院的管歆格等于《軟科學》期刊發表文章《面向
碳中和的我國
新能源汽車
碳減排效應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管歆格等通過構建全生命周期評價框架核算四種典型車型的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量,進而測算
新能源汽車的
碳減排效應,并對其碳減排效應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第一,從整車角度,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量最高,其次是氫能源汽車、傳統燃油車,碳排放量最低的是純電動汽車;第二,新能源汽車碳減排效應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且未來6年的碳減排效應預測是過去9年的6.46倍;第三,研發投入力度、能源供給側
綠色轉型和基礎設施均對新能源汽車碳減排量造成顯著影響。基于上述發現,管歆格等提出如下建議:其一,提高
綠色創新效率,降低新能源汽車碳排放。一方面增加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純電行駛里程,由于增程式電動汽車推動交通行業碳減排的同時,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長途出行需求,但其動力電池續航能力有限,因而提高增程式電動汽車純電累計系數是實現新能源汽車碳減排貢獻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推動能源供給側綠色轉型,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使得新能源汽車產業生產更加清潔、高效。其二,倡導綠色消費,提升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促進純電動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總銷售的占比,可以通過提供購置稅減免、購車補貼等優惠政策和措施,降低購車成本,提高其性價比,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另外鼓勵綠色金融產品,如綠色貸款、綠色租賃等,降低消費者的購車門檻,將促進整個產業鏈的綠色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其三,優化市場競爭環境。一方面需要制定和完善全國統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準入、技術標準、產品質量、充電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測量的國家標準等規則,確保各地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和產品能夠在統一的市場環境下公平競爭。另一方面鼓勵新能源車企出海,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加強與全球供應鏈和合作伙伴的合作聯動,提升中國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