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敏等人于3月在《能源評論》發表文章《
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轉變產業發展邏輯》。2025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深化
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發改
價格〔2025〕136號)(以下簡稱“136號文”),從國家層面統一推動新能源計劃電量全部放開。首先,該文指出新能源成本大幅下降、電力市場建設需求迫切、投資效能提升刻不容緩等因素,共同促成新能源全面參與電力市場這一重大變革。接著,該文提出創新
價格機制為新能源發展打開了新局面。一是穩固存量項目既定收益。二是增量項目通過競價驅動新能源降本增效,并傳導至終端電價。三是全方位重塑市場格局,保障新能源“放得開、接得住”。最后,該文提出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將有效破解新能源并網消納難題。一是政府需全力保障存量權益。二是政府、企業都需采取行動,保障成本與電價承受力之間的平衡。三是新能源企業主動降本增效,助力增量新能源迎接市場考驗。在運營管理方面,優化組織架構與流程,穩定供應鏈,拓展市場渠道,借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在非技術成本控制方面,確保資金精準投入發電效能提升環節。四是能源系統各方在政府的協同下,共筑能源供應新生態。五是各地政府需考量地區差異,擬定實施細則。136號文作為全國層面的重要政策,在落實過程中,需充分考慮各地現貨市場建設進展、新能源資源稟賦、電力供需狀況、配電網設施條件等差異,因地制宜制定細則。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