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部署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任務。10年來,電力生產組織方式逐步由計劃向市場轉變,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快速推進,主要由市場決定
價格的機制初步建立。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由2016年的1.1萬億千瓦時增長至2024年的6.2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由17%提升至63%。2024年,全國跨省跨區市場化交易電量1.4萬億千瓦時,較2016年增長10余倍。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重點之一,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管住中間,即對輸配電網環節加強政府監管,確保電網公平開放、市場公平交易,充分發揮電網規模效益、提高管理效率;放開兩頭,即在發電側和售電側實行市場開放準入,引入競爭,放開用戶選擇權,
價格由市場形成。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已初步建成省、區域、省間高效協同,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有機銜接的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市場成為電力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相較于2015年啟動改革之初,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同時,“能漲能跌”的市場化電價機制初步建立。中國有序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初步完成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推動
新能源全面參與電力市場,建立
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多元主體有序參與的市場格局逐步形成。電網統購統銷局面逐步打破,電力裝備制造企業進一步剝離,發售電環節全面引入市場競爭,配電環節引入社會資本投資。截至目前,注冊參與交易的經營主體數量由2016年的4.2萬家增加至81.6萬家。在近年全球范圍內能源供應趨緊、價格大幅波動的背景下,中國通過完善電價機制、推進市場化交易等措施,保障電價基本穩定,實現用能成本總體可控。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