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83)的消息人士稱,美國談判團隊在
會議前不久被召回,因缺乏正式的參會授權,導致MEPC全體
會議談判中出現三個空缺席位。
國際海事組織各成員國的代表團一直在就所謂的“經濟要素”進行談判,為溫室氣體排放定價,或將其融入到“技術要素”船用燃料標準GFS中,這將對航運的
碳排放的逐步收緊施加強制性經濟壓力。
然而最新消息顯示,美國的態度是反對任何形式的經濟措施來推動航運業去碳化。
美國在一封致國際海事組織成員國的聲明信中表示,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已明確表示,華盛頓不會接受“任何給美國或其人民的利益帶來不恰當或不公平負擔的國際環境協議”。
聲明說:“雖然我們不會忽視對自然環境的威脅,但特朗普總統承諾美國人民將恢復能源主導地位。”
盡管國際海事組織觀察人士長期以來一直警告稱,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尋求將美國排除在最終的全球氣候政策協議之外,但目前尚不清楚所謂的“對等措施”的威脅將如何影響談判。
美國對其他成員國表示:“由于這些原因,美國不會參加4月7日至11日在IMO第83屆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 83)舉行的談判,并敦促貴國政府重新考慮是否支持正在審議的溫室氣體減排措施。”
“如果這種公然不公平的措施得以實施,我國政府將考慮采取“對等”措施(reciprocal measures,#編者注: 這里使用了與所謂的對等關稅同樣的詞匯“reciprocal”),以抵消向美國船舶收取的任何費用,并賠償美國人民因采取任何溫室氣體排放措施而遭受的任何其他經濟損害。”
該聲明批評國際海事組織到2050年左右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目標是不明智地推廣昂貴且未經證實的燃料。
聲明中表示:“這些措施將給該行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并推動全球通脹。”
“聯合國應該停止一切在其他會議上擴散《巴黎協定》中反映的極不公平議程的努力。”
特朗普政府還表示,根據發展因素區分各國,這在國際海事組織是沒有立足之地的。(#編者注: 這里指的是IMO給小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和最不發達國家(LDCs)提供特別支持的提議)
美國在外交信息中表示:“這些企圖與國際海事組織不歧視、不給予更優惠待遇的法律原則不相容。
“對這些措施的簡單解讀是,它們首先是在環境保護的幌子下重新分配財富的努力。”
事實上,美國在國際海事組織(IMO)中一直缺乏存在感,21世紀以來,美國很少參與或者試圖領導國際海事組織的各項談判議程,這與美國航運產業的衰敗密不可分。
美國自身也承認,不到200艘懸掛美國國旗的船舶僅占全球經濟大約 55,000 艘遠洋船只的 0.4%。
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推出《美國船舶法案》,并推進對中國造船業的301調查,希望將造船業帶回美國。然而,盡管美國政府幻想著恢復海洋強國的地位,但顯然在承擔國際義務上,目前并未做出一個“大國”的表率。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