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發布《低碳燃料:通往凈零排放的最后一公里》報告。該報告聚焦海運和航空業,解讀了合成燃料在脫碳進程中的重要影響。
報告指出,實現凈零溫室氣體排放需要社會根本性轉變,即從當前以化石燃料為中心的模式轉變為一個高效、高度可再生和電氣化的能源系統。清潔氫能可以幫助諸如鋼鐵和化工等難以減排的行業實現凈零。然而,海運和航空業的脫碳則需要更高能量密度的低碳燃料,例如生物燃料和合成燃料。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雖然生物燃料作為易于使用的替代燃料可以短期內顯著減少排放,但供給量有限將阻礙其大規模推廣。長期來看,氨、甲醇和合成煤油等合成燃料預計將成為低碳燃料供應的主要來源。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基于數據和模型的定量分析,德勤報告探討了合成燃料如何幫助海運和航空業脫碳。雖然短期內合成燃料的應用受限,但長期來看,它們將成為脫碳的關鍵推動力。德勤預計,為實現所需的合成燃料供應水平,需要1.5億噸可持續氫氣和7億噸氣候中和二氧化碳,這需要對海運和航空價值鏈進行重大變革和協調努力。
碧海藍天:合成燃料開啟脫碳之路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海運與航空業的脫碳通常依賴于相同的戰略和行動路線,那就是首先轉變原有的高碳的運輸方式為低碳運輸方式,以限制潛在的需求增長;其次提高物流和運營效率,以降低燃料消耗。但是,行為改變和提高效率不足以完全消除碳排放。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們必須著手替換傳統化石燃料,轉而使用低碳替代能源。
預計到2050年,海運業將接近實現凈零碳排放的目標,這主要得益于合成燃料的使用。從2040年開始,合成燃料將在海運燃料結構中占據重要份額。到2050年,僅氨和甲醇就將占海運燃料的70%。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航空業預計將在2023年至2050年間實現75%的碳減排,這主要歸功于從2030年起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廣泛采用。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難題待解:技術與經濟的雙重門檻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合成燃料的大規模應用并非易事。目前,行業廣泛應用還面臨著技術成熟度、基礎設施建設、發動機技術升級、可持續供應鏈和高昂的生產成本等多重挑戰。為了確保合成燃料的充足供應,預計到2050年,年均投資需求將達到約1300億美元。此外,為了充分發揮合成燃料的脫碳潛力,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產能至關重要。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產量需達到每年10000 TWh,這將超過目前的全球可再生能源產量。
時間緊迫:行動的機會稍縱即逝
海運和航空業從化石燃料轉型,需要價值鏈中每個參與者的協調和雄心勃勃的努力。這包括政策制定者、國際組織、燃料供應商、飛機制造商和造船商、機場和港口當局、航空公司和航運公司。德勤報告中具體描述了價值鏈的每個環節在脫碳進程中能夠發揮的獨特和關鍵作用(如下圖)。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未來前景:中國合成燃料的機遇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在中國的航空和海運領域,合成燃料的潛力巨大,并且這兩個行業已開始探索其使用。結合對綠色氫能和替代燃料不斷增加的投資,以及中國在先進制造和可再生能源產能方面的優勢,未來相關產業的前景將被看好。合成燃料對于中國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但要實現其潛力并擴大規模,仍需要支持性政策和經濟激勵措施,以使這些燃料更具成本競爭力。
機會稍縱即逝,我們必須立即行動起來?,F在是我們提高雄心、付諸實踐的時刻。讓我們攜手推動這場綠色革命,為海運和航空業的脫碳之路持續努力,為地球的未來貢獻一份力量。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