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
低碳生活逐漸從理想走向現實。近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公布2022年度
低碳社區試點建設驗收結果,方松街道泰晤士小鎮成功躋身上海市低碳示范社區行列。
作為一個融合居住、旅游、休閑功能的創意社區,小鎮在
綠色低碳工作方面亮點頻出,人均
碳排放強度較2020年下降10.82%,綠化覆蓋率提升至62%,書寫了“‘小’鎮搭建低碳生活‘大’舞臺”的生動樣本。
綠色科技點亮創意社區
椅子能充電,雨水能變寶。去年10月投入運行的泰晤士小鎮社區低碳示范樂園吸引了眾多居民和游客前來體驗。
踩動太陽能健身設備,屏幕立刻亮起,速度和熱量數據一目了然;廢棄輪胎變身五彩攀爬架,既有趣又環保;踩在太陽能鋼琴鍵上,悅耳音樂隨之響起,讓人直觀感受到太陽能的神奇魅力。“這個低碳樂園真是太有意思了。白天靠太陽能發電,晚上還能儲能照明,特別環保。還有那些互動裝置和文化墻,不但能學到環保知識,還能動手體驗,既實用又好玩。”居民朱女士表示。
自2020年啟動低碳示范社區建設以來,小鎮各類低碳項目接連“上線”。地源熱泵和空氣源熱泵系統巧妙利用地下土壤和空氣中的能量,為居民提供高效采暖、制冷和熱水服務,既省電又減排。
太陽能光伏設施也全面“上線”。從光伏涼亭到光伏路燈、光伏座椅,小鎮里的每一處光伏設備都像一個“小太陽”,源源不斷地將陽光轉化為電能,為社區提供穩定的綠色能源,也讓大家感受到低碳生活的便捷與美好。
不僅如此,小鎮還建立了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和居民碳排放報告制度,讓低碳生活實現了“可視化”管理。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姚麗麗表示:“通過數據化和系統化管理,不僅提升了整體
碳管理能力,還讓居民在參與低碳生活中更有獲得感和成就感。”
廢物利用打造時尚新潮流
咖啡渣也能大顯身手?泰晤士小鎮用創意行動“說話”。這里的咖啡渣變身多功能“寶貝”,不僅能當盆栽肥料、貓砂、驅蟲劑、除臭劑,還能搖身一變,成為咖啡精油和環保吸管等產品。“每個月我都領幾袋咖啡渣回家做肥料,效果特別棒。”居民朱阿姨笑著說。
這些不起眼的咖啡渣,原本是小鎮眾多咖啡館的“負擔”,如今卻成了“香餑餑”。據統計,小鎮每年回收咖啡渣12噸,利用率高達90%。
此外,小鎮還舉辦“低碳家庭”評選,讓低碳榜樣的力量“燃”起來。以2023年為例,共有417戶居民踴躍參與,最終23戶脫穎而出,獲得“低碳家庭”稱號。這些家庭通過節水節電,每月平均節水1.2噸、節電80度,帶動社區整體能耗下降8%。
低碳生活的熱潮不僅席卷了居民,也點燃了商戶的熱情。200余家商戶成立了“低碳聯盟”,大力推廣可降解包裝,每年減少一次性用品消耗超5萬件,同時積極參與綠色積分兌換,為居民提供更多優惠,鼓勵大家走上“低碳-受益-再低碳”的良性循環之路。“作為商戶,我們也希望經營中少一點環境負擔,多一點綠色驚喜。”一名餐飲店負責人如是說。
生態環境煥發無限生機
小鎮內分布著蜿蜒的人工河道與湖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東側的華亭湖。湖面碧波蕩漾,綠樹環繞。這些水域不僅是居民的休閑樂園,更是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核心樞紐。社區建筑周圍精心設計了雨水收集管道,每當下雨,雨水順勢匯入湖泊和河道,經過吸水、蓄水、凈水等多道“關卡”,變為可再利用的珍貴資源。
“減少了市政自來水的使用,感覺這雨水也變成了‘有用的寶貝’。”社區居民李先生笑著說,“而且水質越來越好,小鎮的環境也在‘大變樣’。”
為了讓居民生活更接近大自然,小鎮對公共綠地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羅蘭崗小區綠地換上了“新衣”,各類花卉錯落有致,草木青翠欲滴。此外,小鎮還在建筑墻面、屋頂、陽臺等位置進行立體綠化,垂直綠化與屋頂花園相映成趣。
近期,科研團隊在小鎮二里涇西河發現了瀕危水生植物——亞太水蕨。這種對水質要求極高的植物被視為環境健康的重要風向標。據悉,這片1公里長、近萬株的亞太水蕨群落是松江地區規模最大的種群。這一發現不僅為瀕危植物的保護與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源,更彰顯了泰晤士小鎮及周邊區域生態環境的顯著提升。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