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田區委大院憑借“光伏發電+碳匯核減”模式,采用綠色金融、綠色低碳、能源轉型、資源循環利用措施,通過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綜合審定認證,正式掛牌全國首個黨政機關零碳會議廳、零碳食堂、零碳車隊,為全國零碳機關建設探索了一條新路,受到國家和廣東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充分肯定。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零碳會議室:從“生電”到“省電”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全綠電供應、零碳排放、會發電的會議室屋頂……福田區委大院近期“上新”的低碳場景零碳會議廳,是繼去年建設光儲超充車網一體化停車場后,打造的又一個零碳應用場景。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該會議廳位于福田區委綜合樓六樓,原本是一個閑置的普通樓頂屋面,按照深圳市屋頂光伏政策,架高2.8米棚頂,鋪設了900平方米的BAPV光伏玻璃,采用含“深”量和含“科”量拉滿的華為逆變器、優變器、光照追蹤捕捉器等,變成了一個年發電可達18萬度的零碳會議廳。以舉辦一場2小時的會議為例,會議室不僅實現綠電自給自足,省去用電負荷之余,還能為樓下的“零碳食堂”“生電”最高達80度。這不僅是黨政機關深度推進零碳機關的重要利器,也是福田“零碳示范區”建設的生動實踐。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零碳食堂:從“0”到“零”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食堂是傳統的用能大戶,福田區委機關食堂采用“光伏+儲能+柔性增容+數字能源調度”綜合用能方式,將區委大院鋪設的各分布式光伏所發的綠電優先用于食堂,使食堂全綠電運營,實現食堂運營、碳排、能耗全部“歸零”。據統計,2023年食堂消耗天然氣約14.77萬立方米,折算為碳排約324.94噸,食堂碳中和購買324.94核證減排量抵消碳排,區委大院“零碳食堂”獲得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碳中和權威認證。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食堂既是就餐場所,也是向干部職工傳播和培育低碳理念的平臺。從“數智化”的食堂管控系統,“綠色低碳化”的空調、照明節能改造,到“綠色供應鏈”的“綠色農產品”采購,福田區委大院“零碳食堂”將綠色低碳理念融入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細節。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綠色采購、綠色產品供應鏈、植樹造林增加“林業碳匯”、核證自愿減排(CCER)等綠色化措施,也是區委大院“零碳食堂”建設的一大亮點。聚焦區委大院2.2萬平方米綠地面積,種植3.5萬余株各類花草樹木,增加“林業碳匯”,實現生態惠民、生態扶貧。與“百千萬工程”對口地區惠州博羅、茂名、高州等開展特色產業幫扶協作,整合特色農業資源,打造扶貧綠色供應鏈,建設“福茂百果園、福桂百香園、福潮單樅林”,引種茂名“五棵樹”,引進幫扶地特色果蔬菜品,降低長途運輸的碳排放,為引領帶動全社會提前完成碳達峰碳中和任務貢獻了路徑和經驗。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零碳車隊:從“高耗高排”到“節能減排”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除了機關食堂,機關車隊也收獲了一份“沉甸甸”的《碳中和項目證明》,實現了打造“零碳車隊”的目標。繼去年成功建設“光儲超充、車網互動”超充示范站后,福田區委全面推廣和更新購置新能源汽車,推行“數字+”公務用車精準監管,構建“一車一檔”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機關公務車“購車-管車-用車-停車”全鏈條綠色化、智能化。此外,福田機關車隊還探索提煉將公務用車汽油、柴油等消耗量,轉化為有用數據從而抵消碳排放,其中2023年福田區委大院公務用車消耗柴油0.36噸、汽油62.78噸,公務用車碳中和購買184.43噸碳核證減排量抵消碳排。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福田區委大院將持續發揮黨政機關示范的作用,利用福田區深交所、數交所、排放交易所聚集的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碳市場建設,引入核證自愿減排(CCER)、碳交易等機制,探索推進碳盤查、碳資產托管、碳金融、綠色金融、環境金融、可持續金融、氣候金融、綠色供應鏈、能效融資、綠色資產等項目,充分盤活福田區委大院綠植碳資產、光伏發電碳匯等資源,以碳聚融,以碳促產,引領黨政機關碳資產管理發展,走出一條有特色的零碳機關之路,為福田“二次創業”貢獻力量。
深圳晚報記者 汪仕林 通訊員 劉付高婷 王一淇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