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自愿減排交易范圍 進一步健全完善碳市場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為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全國碳市場自啟動以來發展迅速,成為我國溫室氣體減排和
綠色轉型的重要
平臺。
曹仁賢表示,截至目前,全國碳市場已完成兩個
履約周期,市場運行平穩,為我國雙碳目標實現、推動全社會低碳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他還提交了《關于擴大自愿減排交易范圍,進一步健全完善碳市場的建議》。
他認為,目前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
CCER)市場雖已重啟,但
CCER方法學的發布數量較少,大量
碳減排項目未參與碳市場;控排企業可使用CCER抵銷
碳排放配額清繳的比例較低,市場主體參與碳市場自愿交易的積極性較差,碳市場活躍度偏低;民間市場主體缺乏參與碳市場自愿交易的途徑,且可參與的交易品種和管理制度不明確;缺乏有效運用全國碳市場應對歐美碳關稅壁壘的政策研究和措施,增加了出口貿易的碳風險;國內綠電、綠證市場與碳市場脫節,需求潛力激發不足。
為推動我國碳市場可持續發展,降低出口企業的
碳稅風險,穩定我國對外貿易的基本面,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曹仁賢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擴大自愿減排交易覆蓋范圍,積極鼓勵民間市場主體交易。二是堅持碳市場制度的守正創新,進一步健全完善全國碳市場。三是適度提高全國碳市場控排企業每年可使用CCER抵銷碳排放配額清繳的比例,加強綠電、綠證與碳市場的銜接。
他建議結合全國碳市場的需求,盡快增加CCER方法學的發布數量,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碳減排需求。其次,建議設立國家級碳普惠管理和交易平臺,作為全國統一的碳普惠交易場所,為公眾和小微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碳普惠交易服務。第三,配套制定出臺國家級碳普惠管理辦法,明確碳普惠交易的目標、規則和要求,規范碳普惠市場的運行管理。
同時,他還建議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盡快將電力行業之外的其他工業行業納入全國
碳交易體系。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強化全國碳市場數據質量監管機制,完善全國碳市場的法規和制度建設。積極參與基于《巴黎協定》的國際碳市場雙邊或多邊市場機制的合作聯通,提升中國碳市場的全球影響力。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