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評級表示,中國的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ETS)管理新規《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條例》)出臺的主要意義在于將構建更加透明、可執行度更高的
碳交易監管框架,而不是相關規定的趨嚴。根據《條例》,碳排放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發電企業可通過向碳效率較低的同業出售碳排放配額而獲益?;葑u認為,目前而言《條例》對發電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較小,但若以后免費分配的排放配額減少,影響可能上升。
《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對未能遵守碳排放規劃、監測、報告及碳交易要求、或操縱市場
價格的全國
碳市場參與者的處罰措施作出了規定。自2021年試運行以來,全國
碳市場僅覆蓋發電企業,但截至2023年末,納入覆蓋范疇的2,257家發電企業的碳排放量占全國總碳排放量的比例超過40%。
惠譽預期,短期內《條例》對燃煤火電企業的影響料將有限,正如全國碳市場自2021年運行以來的情況一樣。監管機構基于全國平均碳排放強度,每年向每家參與全國碳市場的發電企業發放免費排放配額。這意味著,碳效率較高的發電企業可通過向同業出售多余配額獲得額外收入。
我們認為,惠譽授評發電企業的單位碳排放量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因此過去幾年里這些企業的
碳配額購買量極少。目前,300兆瓦以上燃煤機組的免費排放配額所基于的碳排放強度基準值為0.818二氧化碳總量(tCO2)/兆瓦時,高于惠譽授評發行人的排放強度和全國平均水平(約 0.80 tCO2/兆瓦時)。
2022年碳排放強度基準值較全國碳市場最初試運行時的水平有所收緊,但為300兆瓦以上燃煤機組設定的基準值僅下調了0.0041 tCO2/兆瓦時,下調幅度與行業的碳強度平均改善幅度一致。相比之下,為300兆瓦以下燃煤機組設定的基準值下調幅度略大,為0.0044 tCO2/兆瓦時?;葑u認為,這表明政府有意加速淘汰小型燃煤電廠。
此外,發電企業還可通過某些可再生能源項目或林業
碳匯減少碳排放,進而獲得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
CCER)
碳信用。發電企業可用
CCER抵消碳排放配額,抵消比例不超過5%;CCER也可為發電企業提供額外收入來源——因為企業可將多余的CCER
碳信用出售給其他發電企業。2019至2020年第一個
履約周期內CCER 交易產生的利潤總額達9.8億元人民幣。
對于2021至2022年間因煤炭價格飆升而蒙受巨大損失的燃煤發電企業,政府于2023年出臺數項紓困政策以最大程度減少它們受到的財務影響。不過,當行業盈利能力恢復至正常水平且政府最終開始減少免費碳排放配額時,發電企業或面臨更高的成本負擔。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