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點:
碳市場將納入水泥和電解鋁兩個行業,將逐漸銜接歐盟
碳稅制度。
根據近日《財經十一人》了解,2024 年有望將水泥和電解鋁兩個行業虛擬納入全國碳市場,兩個行業將會與火電企業一樣,對2023 年的
碳排放量劃定基準線,分配配額,但先在模擬系統里虛擬交易配額,在其需要實際
履約時,才會進入真實的
交易系統。根據《財經》雜志、《財經十一人》、中創碳投聯合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
碳排放排行榜》,在碳排放量前一百位的中國上市公司里,電力、水泥、鋼鐵三個行業合計有69 家企業,碳排放量加總分別達到21.99 億噸、9.85 億噸、6.25 億噸,合計占碳排放量前一百位的上市公司碳排放總量的75.48%。
CCER 方面,生態環境部目前僅發布了造林
碳匯、并網發熱發電、并網海上風力發電、紅樹林營造4 個
方法學。中創碳投碳市場首席分析師林立身對《財經十一人》表示,預計全國有1—2 億噸符合這四個
方法學的年減排量。但受到項目開發經濟性、審核進度、業主心態等多種因素影響,能在2024 年上市交易的
CCER 估計不到總開發潛力的一半。此外,國家在前幾日也通過碳市場行政法規《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進一步完善碳市場交易管理體系,歐盟碳稅啟動也將促進國內碳市場接軌國際,國內碳市場有望迎來全新的高速發展期。
全國溫室氣體資源減排(CCER)交易市場啟動,將有利于
新能源企業環境權益變現。1 月22 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啟動儀式在
北京舉行,自 2017 年 CCER 暫停簽發后,CCER 交易進入存量階。根據《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第十條的第一點,申請CCER 項目登記必須具備“真實性、唯一性和額外性”,依據該條款,可再生能源只能參與綠證或者CCER 市場,避免對其形成雙重激勵、重復考核問題??稍偕茉雌髽I不僅為碳市場提供增量,也擴大了實現環境價值的市場交易規模范圍,在平價時代作為收益的一部分提升
新能源項目收益率,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行業概況:(1)板塊及個股漲跌幅: 上周公用事業板塊-3.53%,電力-3.47%,燃氣II-4.10%,火力發電/水力發電/光伏發電/風力發電/電能綜合服務漲跌幅分別-3.88%、-1.07%、-6.11%、-4.45%、-5.76%。上周個股標的排名前五的有凱添燃氣+9.50%、深南電A+7.39%、特瑞斯+4.03%、申能股份+2.06%、佛燃能源+1.66%; 相關覆蓋標的長江電力-0.13%、國投電力-3.00%、川投能源-2.02%、中閩能源-6.24%、南網儲能-5.39%、協鑫能科-12.87%。(2)重點數據跟蹤: 2024.01.15-2024.01.21 每日全國CEA 累計成交量分別為4.432 億噸、4.432 億噸、4.432 億噸、4.432 億噸、4.431 億噸,全國CEA 累計成交均價分別為56.47 元/噸、56.47 元/噸、56.47 元/噸、56.47 元/噸、56.47 元/噸;2024.01.15-2024.01.21,綠證日均交易均價分別為15.47 元、28.60 元、15.01 元、31.47 元、5.78 元、9.50 元、4.83 元;風電每日掛牌成交量合計1300204 個;太陽能發電每日掛牌成交量合計498257 個。
行業估值:上周(2024.01.21)公用事業申萬一級指數PE(TTM,剔除負值)為18.51 倍,2022 年同期為20.53 倍。上周(2024.01.21)公用事業申萬一級指數PB(最新)為1.69 倍,2022 年同期為1.79 倍。
投資建議:
碳交易市場機制完善,有望迎來全新的高速發展期,高碳排放企業及新能源企業將長期受益。推薦標的:國投電力、川投能源、長江電力、協鑫能科、中閩能源、南網儲能。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風險、政策執
行情況不及預期、用電量需求下滑、裝機量不及預期、來水/風不及預期、市場電電價不及預期。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