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7日舉行的2023世界
新能源汽車大會主
論壇上,《汽車產業
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1.0》正式發布。路線圖提出,汽車產業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
碳排放峰值,之后通過30余年的持續努力,支撐國家
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
“汽車是我國碳排放的重要來源,2022年汽車運行碳排放量約占全社會總量的8%、交通領域總量的80%。”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介紹,路線圖首次在行業層面明確了汽車產業碳排放核算范圍:即覆蓋汽車運行產生的直接碳排放,以及汽車制造過程中消耗化石燃料產生的直接碳排放和消耗外購電力、熱力產生的間接碳排放。
為實現上述目標,路線圖提出了實施路徑。以降低汽車運行碳排放為重點,以低碳產品助力低碳交通運輸和能源體系建設;同時,以全產業鏈綠色協同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以新型生態建設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其中,乘用車領域將持續優化汽車節能技術,降低傳統能源乘用車燃料消耗量,提升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水平,加速新能源乘用車推廣普及;商用車領域需要以場景需求為核心驅動力,加快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技術的普及應用,并積極探索零碳燃料內燃機技術的創新發展。
為支撐汽車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還提出了推進綠色低
碳管理轉型、支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推動綠色低碳汽車發展、建設綠色低碳制造體系、統籌共建綠色降碳協同體系五個方面的15條保障措施建議。
《汽車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1.0》由工信部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聯合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以及有關企業和高校院所共同研究編制。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