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積極開展氣候變化與健康適應工作,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健康影響
澎湃新聞:隨著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健康議題在全球各國都越來越受到關注。COP28將設立歷史上首個健康主題日,重點討論氣候危機與人類健康之間的聯系。我國在氣候變化與公眾健康方面是否已經開展了相關工作?或者在這方面有何計劃?
夏應顯:中國一貫重視適應氣候變化,堅持減緩和適應并重,將主動適應氣候變化作為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
為統籌開展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去年6月,生態環境部牽頭,聯合16個相關部委,印發《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將“健康與公共衛生”列為適應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之一,提出強化城市氣候風險評估、調整優化城市功能布局、保障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行、完善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等重點任務,提高健康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中國積極開展氣候變化與健康適應工作,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健康影響。一是研發高溫熱浪和低溫寒潮健康風險分級預警技術?;诃h境健康風險評估試點項目,研發高溫熱浪和低溫寒潮健康風險分級預警技術,提高極端天氣健康風險預警的公眾可及性。該工作已在首批試點城市(濟南、青島、深圳)推廣應用。二是探索建立跨部門聯合工作機制。疾控部門與氣象部門、中國心血管聯盟等開展合作,為全國極端天氣會商提供技術支持、針對醫院發布針對心血管敏感人群的健康風險預警。三是組織制定并發布《高溫熱浪公眾健康防護指南》。根據中國氣象局提供持續高溫天氣預測信息,研判高溫極端天氣可能會增加公眾健康風險,組織制定并發布《高溫熱浪公眾健康防護指南》,為公眾應對高溫熱浪健康風險提供具體指導。
按照《適應戰略2035》要求,各地方要研究編制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我們組織制定了《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編制指南》,各地可結合當地實際,選擇包括“健康與公共衛生”在內的重點領域,明確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思路、目標指標、任務措施。
同時,我們正在推動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以完善城市適應氣候變化治理體系、強化城市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推進城市氣候變化健康適應行動等為重點,積極探索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機制和模式。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