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組織
專家在蘭州召開《核證
碳減排管理與標識指南》團體標準評審會。來自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與國際合作中心、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機構11位行業領域
專家,通過線上線下參與方式,對標準評審稿、編制說明及相關文件進行了全面審查,并采取質詢答疑的方式與標準編制單位(甘肅省
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簡稱甘肅碳中心)開展了充分溝通討論。
標準評審過程中,專家一致認為“根據我國雙碳發展戰略目標和對高質量
碳信用指標的社會需求,甘肅碳中心提出的碳普惠抵消機制下項目要求標準,具有創新引領作用,是對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公開、誠信的碳普惠抵消市場的有益探索和積極嘗試;“項目標準應該定位為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
碳信用交易市場品牌,為全球
碳中和行動提供中國方案,提升我國在國際社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領域規則制定的的話語權”;“標準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國際通行規則,摒棄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做法,例如項目基準線確定、額外性論證、計入期設定等我國碳普惠機制運行的難點問題,在確保碳信用質量的前提下,創新提出不同碳信用機制互認、審定核證要求等規定,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標準中對可持續貢獻進行標識的要求,尤其是對科技創新引領的碳減排活動、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的核證碳減排指標予以特別標識,滿足了社會
碳中和企業、組織對更高質量碳信用指標的多層次需求”。
標準評審組在匯總所有專家意見后,形成一致審查結論:《核證碳減排管理與標識指南》團體標準的制定迎合了全社會對碳普惠抵消機制下高質量碳信用指標的需求,符合國家團體標準發布要求;標準充分考慮了碳信用標準的科學性、適用性、規范性,以及其本身的多維度性和復雜性,結構清晰、邏輯通暢、內容緊實,具體要求具有可操作性;肯定了甘肅碳中心采用廣泛征求利益相關方意見方式進行標準編制的最佳實踐,希望編制工作組按照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標準,盡快進行標準報批發布流程”。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崔志國副主任宣布標準通過審查意見,并希望甘肅碳中心在標準實施過程中強化高規格推廣應用和完善標準項下項目
方法學等配套體系建設,推動提升全社會碳中和活動的意識和實踐能力,為國家雙碳目標實現提供支撐。
本次
會議為碳中和
會議活動,甘肅碳中心簽證并頒發證書。會議過程產生的2984千克二氧化碳當量碳排放,已由
北京碳寶科技公司贊助等量的飛天碳進行了抵消,在飛天碳信用
平臺注冊登記簿中予以注銷。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