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工作的通知》,這份通知加附件的頁數居然超過了一百五十頁,實數罕見。由于內容太多,沒法一一解讀,所以我先挑重點的說說,等有空再做細部介紹。
通過《通知》我們能夠得到的最重要的信息,恐怕就是第二批納入碳市場的行業了。
雖然《通知》并未明示第二批納入碳市場的行業,但其中水泥、電解鋁和鋼鐵行業的相關要求要明確高于其它行業。
比如這三個行業的核算方法在《通知》中進行了大量更新,且每年的核查截止日期是9月30,其它行業則是12月31日。
至于納入碳市場的時間,我認為最早是2023年,也就是明年要履今年的約,最遲不會超過2025年。
因為一來《通知》題目上寫的時間點是2023-2025,并不是寫的今年一年,所以2025應該會有里程碑事件。二來優先納入水泥、電解鋁和鋼鐵這三個行業可能與應對歐盟碳關稅(CBAM)有關,因為這三個行業受碳關稅影響最大。而碳關稅實際開征為2026年,所以需要在這之前納入碳市場以實現本地碳成本抵扣。
關于清潔電力抵扣的方式
關于企業使用清潔電力,到底那種形式可以不算排放,哪種形式要算排放,在《通知》中已經寫得非常明確,想必今后不再會有分歧了。
根據《通知》,只有非并網的直供電和企業自發自用的非化石能源電量對應的排放按0計算。其它的直購綠電、綠證等非化石電力消費方式均按照正常網電計算,只是需要單獨報告相關信息。預計這也是碳關稅關于電力部分的認可方式,想要得到這方面抵扣的可以著手準備了。
據我所知,國內一些非化石能源電站是需要強制并網的,不然像電解鋁企業自有水電站這種的,如果可以不并網并視為0排放,那
碳排放下降得不得了,企業賺配額得賺死。
排放報告形式大變樣
《通知》對水泥、電解鋁和鋼鐵這三個行業的碳排放核算和報告方式進行了大幅的修改,可以說之前的指南和相關的模版都沒法直接使用,需要重新編寫。話說根據《通知》要求,今年的報告需要在11月17日前完成。如果企業沒提前做好報告準備,核查企業估計得累死在路上……
其中改動最大的,就要屬排放報告了。現在的報告已經完全摒棄了文字描述,全部通過表格的形式呈現。這種方式其實更加便于統計和管理,是好的改進方向。
當然,這次的更新把之前的補充數據報表整合在報告里了,其它行業仍然保留補充數據報表,隨著其它行業陸續納入碳市場,補充數據報表也將退出歷史舞臺。
我覺得這次報告的大變動或許是為了與歐盟碳市場相關行業的報告方式保持一致,不過我還沒有研究歐盟那邊的報告方式,做過相關研究的可以對比一下。
總之,這個《通知》的發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數據報送的安排,它不但大幅更新了相關報送的要求,也預示著下一批的全國碳市場參與者即將入場。
對此,我們期待已久!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