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看好未來碳市場交易前景
馬愛民表示,全國碳市場很早就明確了未來要覆蓋電力、石化等八大行業,通過建立CCER機制,一方面調動全國碳市場所覆蓋行業、企業的減排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鼓勵新興低碳產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是為全國碳市場覆蓋行業、企業所作的
履約成本考慮。
北京綠交所主任魯亞霜表示,碳市場被定位為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最重要制度創新,也是實現碳達峰和
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市場工具。細化到CCER自愿減排市場,它能有效擴大碳市場參與主體,增加參與交易的交易標的物,提高市場活躍度和豐富程度。自愿減排市場也具有
價格發現功能,可以通過碳市場發現
綠色環境權益的價值,對前端減排項目和技術進行定價,使參與者獲得收益。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規定,重點排放單位每年可使用CCER抵消
碳配額的比例,不超過應清繳
碳排放配額的5%。
魯亞霜表示,自愿減排市場首先是要發揮履約功能,現在抵消比例是5%,未來可能會有動態調整,但總體來講,我國碳市場納入電力發電行業已成為全球最大覆蓋范圍的碳市場,八大行業納入后可覆蓋全國70%-75%的碳市場,交易規模和前景非常看好。
馬愛民表示,今年以來相關行業和單位已經在研究下一步擴大碳市場行業內覆蓋范圍的工作。現在有地方碳排放交易市場覆蓋范圍已遠遠超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規定的八大行業,等未來碳市場進一步成熟以后,進一步擴大到其他行業是有可能的。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