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生態環境部近期積極推動
碳交易市場的重啟,為發揮市場機制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促進
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的重要作用。還強調深入落實《“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面對全球海洋環境污染問題,做好我國海洋環境監測與污染防治工作等。建議關注
碳計量、環境監測相關領域,如雪迪龍(002658)(002658.SZ)等;與水環境保護及污染治理相關領域,如碧水源(300070)(300070.SZ)、久吾高科(300631)(300631.SZ)等。
事件:8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對全國
碳市場以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做出了說明。
東莞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全國碳市場啟動2021、2022年度的配額發放和
履約工作。
近期生態環境部組織全國
碳排放權市場啟動了2021、2022年度的配額發放和履約工作,對已納入碳市場中的兩千多家發電企業已完成配額發放,全面開展清繳履約工作。生態環境部還制定了柔性履約政策,幫助配額缺口大的企業預支部分2023年度配額以完成清繳。
推動碳交易市場重啟,鼓勵全社會參與減排。
一方面健全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完善市場功能。生態環境部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出臺,組織編制下一個履約周期配額分配方案,研究擴大行業覆蓋范圍。并推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
交易系統管理機構開啟賬戶開立窗口期,滿足企業更新或新開立
CCER交易賬號的需求,服務于未來新登記的核證自愿減排量(“新
CCER”)交易市場。另一方面健全完善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制度,推進與碳交易機制銜接協調。協同國家發改委、能源部等,明確綠證適用范圍,規范綠證核發,健全綠證交易,擴大綠電消費,完善綠證應用,實現綠證對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全覆蓋,進一步發揮綠證在構建可再生能源電力綠色低碳環境價值體系、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引導全社會綠色消費等方面的作用,同時完善綠證交易,認證綠色電力消費,推進綠證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的銜接協調。
深入落實《“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編制印發美麗海灣建設基本要求和建設參考指標,提出清晰明確的建設要求,設置簡潔明了的建設指標;以總氮治理與管控為抓手,有序實施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扎實推進陸海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環境風險防范等;以入海排污口監管為匯總點,不斷強化海洋環境監管;開展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系統掌握我國新時期海洋生態環境資料;推動海洋經濟產業海水養殖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等。
風險提示:政策推進不及預期、項目建設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等。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