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貿易環境看,綠色低碳對中國產業發展提出了哪些更高要求?
施懿宸:當全球貿易的整個供應鏈都在談氣候或ESG的時候,中國要想繼續成為“世界工廠”,就必須符合國際供應鏈的標準。如果我們不關注生產供應鏈的碳排放,或者環境、社會治理的表現,就可能在全球供應鏈中失去某些訂單。
過去,我們依靠低廉的生產要素降低制造成本,再加上財政補貼就能增強出口競爭力。但現在,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電價、水價都在上漲,我們必須通過提升技術水平、提高勞動者素質等方式讓競爭變得有質量,因為單純的
價格競爭已經沒有優勢了。企業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經過優勝劣汰的過程,這要求不僅要有盈利空間,也要控制碳排放,否則無法承擔外部性污染成本,就會失去競爭力。從長期看,盡管發展綠色低碳會增加企業成本,但換個角度想,如果企業無法承擔這類成本,就無法進入全球供應鏈,未來經濟體量也不會增加。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