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資源協同、業務賦能‘
碳期貨研究中心’掛牌儀式暨
碳期貨發展座談會”在弘業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舉行。
據介紹,該中心全名為“弘業期貨-中研綠金 碳期貨研究中心”,由弘業期貨與中研
綠色金融研究院聯合發起成立,是全國首個專業化碳期貨研究中心。
公開數據顯示,全國
碳排放市場自2021年7月啟動以來,經過兩年的發展,其現貨交易規模和市場活躍度正不斷提升。截至2023年8月22日,全國
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2.45億噸,累計成交額113.62億元。
碳期貨交易作為
碳交易市場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早在2005年歐盟就推出了碳期貨產品,而美國碳期貨的發展也早于碳現貨。目前,歐盟碳期貨交易量占總交易量的比例超90%,2021年以來累計碳期貨交易量超108億噸。在我國,2021年4月成立的廣州期貨交易所將是國內首個以碳排放權為首要品種的期貨交易所。目前,廣州期貨交易所正在研發碳排放權、期貨產品上市,為發展碳期貨市場做準備。2021年11月,工信部、人民銀行、原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將支持廣州期貨交易所建設碳期貨市場。2021年12月,國務院、生態環境部先后發文,支持廣州期貨交易所發展碳期貨市場,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
弘業期貨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劍秋表示,作為全國首個專業化碳期貨研究中心,弘業期貨將充分發揮在期貨領域的資源優勢、專業能力,賦能中心發展,推進碳期貨產品市場的研究和推廣,探索新的業務領域。
江蘇省綠色金融專委會主任束蘭根表示,繼與聯合赤道、華鑫證券、上海
環交所分別聯合成立綠色金融評估認證中心、企業ESG研究中心、碳排放交易培訓基地之后,這是中研綠色金融研究院聯合專業力量,成立的第四個研究中心。未來,將全力發揮中研綠色金融研究院在碳領域中的品牌和市場優勢,與弘業期貨一起深耕碳期貨產品領域。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