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上海發布《上海市瞄準新賽道促進
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
綠色低碳產業規模達5000億元的目標。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介紹,征集評選碳足跡名單是為提升全市工業企業碳管理水平,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增長極,打造產業發展新優勢。推出首批試點名單,將進一步樹立碳管理示范與標桿,引導企業自主加強碳管理,推動綠色供應鏈協同發展。
在首批名單中,碳足跡評價與碳標簽領域,有科思創、巴斯夫、蔚來汽車、立邦等參與試點。其中,立邦新型材料(上海)有限公司經全球權威認證機構測算核查,按功能單元計算,立邦輕質真石漆在生產、運輸、使用、維護及報廢處置等階段,相較立邦傳統真石漆減少
碳排放65.3%;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則創新應用系統化平臺和管理機制,通過全生命周期視角評估車輛產品碳足跡,攜手上下游全價值鏈共創綠色低碳車輛。
在數字化碳管理平臺領域,歐冶云商、上海易碳、延鋒汽車等率先試水。其中,延鋒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的碳足跡追蹤系統,形成了“收集—解讀—決策”的主動碳管理過程;寶鋼數字化鋼鐵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平臺,首次實現了從細化到每個鋼卷的碳足跡計算。
在碳標準建設及應用領域,上海環翼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分類規則標準建設與應用,可支持數十個行業近萬種產品開展產品碳足跡工作。
在碳金融領域,上海寶碳
新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基于“
碳基金、碳信托、碳資信平臺”,實現了碳金融產品創新。公司在碳金融領域不斷創新,作為中國首個碳信托、
碳基金、碳質押發行和管理方,至今發行十只產品,收益率從2014年早期年化11%到2022年,已達到46.25%。
據悉,上海還將繼續對碳管理試點項目進行過程跟蹤,確保碳管理試點項目發揮實效。同時,通過試點樹立碳管理示范和標桿,總結好的經驗并加以復制推廣,引導企業自主加強碳管理,積極發揮鏈主作用,推動綠色供應鏈協同發展,做好2023年度第二批試點項目的儲備。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