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搶抓碳機遇提高“變現”能力
“進入碳市場,對于石化和化工行業來說,雖有挑戰,但更是機遇。”馬軍說:“納入碳市場,意味著碳排放是有價的。隨著
碳價逐步上漲,企業通過節能減碳形成的配額將可以通過碳市場‘變現’,如此一來,所謂的中高費減排方案也可能變得經濟可行,這是值得企業考慮的事情。”
那么,企業要如何提高“變現”能力?
馬軍建議,首先,企業要摸清自身碳家底,包括識別出可以進行減排的優先環節,并在此基礎上,科學地制定減排目標,進而從能源替代、能效提升、循環經濟以及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
CCUS)等方向,探索減排路徑。另外,作為甲烷這一溫室氣體的排放大戶,化工行業需要密切關注國內外在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方面的動向。其次,企業要加強
碳管理,要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和積極性,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數據管理體系,以及引進優秀人才。
“石化及化工上市企業還要關注國際環境的變化。”馬軍提示,比如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于6月26日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1號——可持續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和《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2號——氣候相關披露》值得關注,這會使企業面臨更加嚴格的環境信息披露要求。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