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人才有多“搶手”?
作為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雙碳”目標與戰略的落地實施離不開各領域人才的通力協作。
目前,我國“雙碳”專業人才主要分布于
試點的
履約企業、第三方機構、
碳排放交易所、部分金融機構和高校等。
隨著“雙碳”目標對各行業影響的深入,人才缺口隨之出現。
2020年“雙碳”目標提出后,碳相關行業規模急劇擴張,根據Boss直聘發布的《2021應屆生就業趨勢報告》顯示,在“雙碳”目標下
新能源/環保領域對高學歷青年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同比增長225.4%,遠高于其他傳統行業。
某網站發布的《2022Q1中高端人才就業趨勢大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一季度的熱門細分領域中,新發職位增長最多的是碳中和領域,同比增長408.26%。
“雙碳”相關從業者已從此前的約1萬人,增長至目前的10萬左右,2025年預計相關從業人員數量會增長至50-100萬人,隨著社會經濟向低碳方向轉型,人力資源轉移也在悄然進行。直面“雙碳”目標,人才培養被視為推動“雙碳”目標實施的基礎能力建設。
2021年起,教育部陸續加快構建碳中和科技創新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的相關辦法,同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主管部門已開始推動碳排放管理員職業建設相關工作,力圖加快和規范“雙碳”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研究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我國需要的“雙碳”人才在55萬至100萬名左右。
不少企業在過去的幾年里開啟了搶人大戰。其中不乏知名上市公司,用高薪崗位爭搶雙碳相關專業人才。
比如,華潤水泥此前發布的一條名為 “ 碳中和研發崗 ” 的崗位月薪高達6萬 -6.5萬元;小米的一則名為整車工程 - 碳排放
專家的崗位月薪范圍為2萬 -4萬元之間;吉利控股則放出了 “
碳交易項目經理 “ 、碳中和咨詢
專家等崗位,開出的月薪資范圍在2萬 -4萬元之間 ......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