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pr3nx"></address><address id="pr3nx"></address>

    <noframes id="pr3nx">

      <address id="pr3nx"><address id="pr3nx"><listing id="pr3nx"></listing></address></address>

      <form id="pr3nx"><th id="pr3nx"><th id="pr3nx"></th></th></form>

      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多國氣溫“爆表”破紀錄 2023年厄爾尼諾提前到來?

      文章來源:華西都市報燕磊 張崢 邊雪2023-06-25 10:52

      今年5月,亞洲不少國家創下高溫紀錄;近日,我國北方多地氣溫突破40℃。提前到來的全球升溫備受關注。
       
      今年是否會受厄爾尼諾影響,突破2016年的最暖紀錄,成為1850年以來全球最暖的年份?6月19日,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告訴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盡管仍有一定的不確定因素,但可以高概率預計的是,今年較前兩年“拉尼娜年”更暖。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祝從文表示,伴隨全球的持續性變暖,未來幾十年,破紀錄的高溫現象將持續。
       
      2023年將成最熱一年?
       
      研究人員表示,隨著世界海洋溫度的飆升和太平洋厄爾尼諾的到來,2023年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地球正走向“未知領域”。
       
      此前,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是2016年,而本月的氣溫記錄顯示,2023年的氣溫可能接近2016年。歐盟地球觀測計劃——哥白尼計劃的數據顯示,氣溫峰值出現在6月9日,當時全球平均氣溫為16.7℃,僅比2016年8月13日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低0.1℃。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人類驅動的氣候變化仍在使全球升溫,但沒有證據表明今年這一進程加速了。
       
      除氣候變化導致的升溫外,特定的變暖條件疊加,使得溫度紀錄屢創新高。幾個月來,科學家一直警告說,由于世界各地一系列的海洋熱浪,海面溫度一直處于歷史新高。6月11日,北大西洋的溫度達到最高點——22.7℃,比2010年6月的最高紀錄還要高0.5℃。
       
      哥白尼計劃成員表示:“海洋溫度和空氣溫度在一年中的這個時間段飆升令人驚訝。迄今觀察到的情況表明,2023年可能是最熱的5年之一。”這位成員說,“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如此‘溫暖’的海洋,而且空氣溫度也即將打破紀錄。我們正處于未知領域。”
       
      同樣是厄爾尼諾加上氣候變化,但今年與2016年的高溫表現卻截然不同。2016年,氣溫峰值集中出現在西伯利亞和北極地區;2023年,包括南極洲在內的多個地區都出現了高溫天氣。
       
      比預想提前一到兩個月
       
      “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厄爾尼諾正在推高全球變暖幅度,很可能帶來全球變暖新紀錄。”國家氣候中心預測,赤道中東太平洋將于今夏進入厄爾尼諾狀態。此次厄爾尼諾出現的時間比預想中提前了一到兩個月,且發展較快。
       
      周兵表示,目前,對這次厄爾尼諾事件的預測是一次中等以上強度的事件,至少將持續8至10個月,對我國冬季氣候和夏季降水有顯著影響。美國氣候預測中心專家預計,此次事件達到強厄爾尼諾的可能性為56%。
       
      厄爾尼諾源于海洋,通過熱帶海洋與大氣的相互作用,造成全球或區域氣候異常,使得極端天氣強度放大。1998年的極強厄爾尼諾事件造成我國長江流域的嚴重洪澇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影響。2015年至2016年的超強厄爾尼諾事件造成2016年印度小麥減產至少14%,南非糧食產量減產25%,我國大麥產量下降7.3%。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我國云南等地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秋冬春連旱。
       
      周兵表示,一方面,厄爾尼諾的發展將導致夏季我國南方降雨量增加,北方降雨量減少,出現“南澇北旱”的形勢,尤其需要警惕南方城市出現內澇;另一方面,厄爾尼諾將會導致冬季偏暖,甚至出現暖冬。
       
      破紀錄的高溫現象將持續
       
      祝從文告訴記者,伴隨全球變暖持續,最近兩年,不同的區域都觀測到極端最高氣溫打破歷史紀錄現象。歷史紀錄一般指的是1961年有記錄以來的觀測值。人類活動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使全球氣溫和海溫持續性上升,這種新常態或將繼續持續。
       
      這種破紀錄現象還會持續多久?祝從文表示,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的報告,伴隨全球的持續性變暖,未來幾十年,這種破紀錄的高溫現象將持續。持續性高溫熱浪會對當地的電力供應、農業生產和公眾的生命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例如,2022年夏季,發生在長江流域的持續性高溫熱浪事件造成了嚴重的氣象干旱、湖水干涸和重慶的森林火災,對城市和公眾造成了嚴重影響。
       
      城市、公眾各方該如何提前防范高溫帶來的不利影響?祝從文建議,高溫天氣,可以通過減少戶外暴露的時間,錯峰工作,此外,需要補充水分,減少劇烈運動,謹防熱射病和過度使用空調導致身體不適。
       
      海水變暖致上萬死魚鋪滿海灘
       
      從當地時間6月9日開始,美國得克薩斯州成千上萬條魚因在溫暖的海水中缺氧而被沖上海岸。10日,金塔納海灘郡公園局官員公布了一些照片,顯示大量死魚漂浮在沿海水域。布拉索里亞郡公園部門主管弗雷澤說,魚被沖上岸的原因是惡劣條件作用下產生的。他介紹稱,溫水的含氧量比冷水少得多,而且該地區平靜的海面和多云的天空阻礙了氧氣通常融入海水的方式。這是因為,向水中添加氧氣的海浪減少,多云的天空降低了微生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的能力。當魚群被困在溫暖的淺水中時,它們會因為缺氧而開始不規律地行動,這進一步耗盡了水中的氧氣。
       
      得克薩斯州農工大學海洋生物設施經理圣克萊爾說,氣候變化導致墨西哥灣沿岸水域變暖,可能是導致魚類死亡的原因之一。“隨著水溫的升高,肯定會導致更多這樣的事件發生,”圣克萊爾說,“尤其是在我們的淺海、近岸或近海環境中。”
       
      美國國家氣象局8日記錄到,布拉托里亞郡的最高氣溫為33℃,也就是首次報道有死魚被沖上岸的那天。
       
      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在2019年得出結論,海水變暖增加了沿海水域缺氧或低氧水平的發生率,威脅到魚類種群。該報告的一位作者當時表示,氧氣損失和全球變暖的其他影響將在未來對墨西哥灣沿岸地區“造成巨大壓力”。
       
      除了局部缺氧的情況外,據了解,在夏季的幾個月里,墨西哥灣會形成一個跨越數千平方英里的大“死亡區”。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12日預測,今年這個死亡區的面積將比往年要小,大約覆蓋4155平方英里的沿海水域。
       
      圣克萊爾稱,魚類死亡可能會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因為死魚主要是海灣鯡魚,這種魚在當地生態系統中起著“關鍵作用”。她說,“如果我們繼續讓這些魚類大量死亡,你可能會看到連鎖反應。”
       
      除美國外,全球多地都有該情況發生。據英國《衛報》報道,新西蘭最大的帝王三文魚生產商表示,在海水變暖導致魚類大量死亡后,他們正在關閉一些養殖場。帝王三文魚又名“奇努克三文魚”,這種三文魚在世界市場上的價格很高。
       
      “新西蘭帝王三文魚公司”首席執行官羅斯瓦恩說,新西蘭養殖場養殖的帝王三文魚占全球產量的85%。如今,夏季越來越溫暖的海水意味著一些地方的帝王三文魚在成熟之前就集體死亡了,導致養殖戶不得不將數千噸死魚傾倒到垃圾場。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