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打造多元合作和知識分享平臺
北京百灣家園公租房項目、廣州沙面歷史文化街區項目、重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大會期間,聯合國人居署與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了世界城市日十周年主題展。展覽通過公共產品和合作成果以及全球可持續發展實踐
案例,展示了世界城市日平臺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積極影響和推動作用。
“中國分享的經驗值得學習。”哥斯達黎加普里斯卡爾市市長伊麗絲·赫雷拉認為,上海等中國城市所做的創新工作有助于哥斯達黎加應對當前挑戰,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如何在
碳減排的同時保障能源安全并實現經濟增長,中國多年來取得的成就給出了答案。”肯尼亞土地、房屋和城市發展部官員薩拉·馬薩基表示,以中企承建的肯尼亞內羅畢快速路項目為例,它助力改善當地交通擁堵狀況、減少車輛油耗和尾氣排放,“體現了
綠色低碳理念”。
大會期間,還舉辦了以“打造多元合作和知識分享平臺,推動城市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為主題的邊會,重點介紹了“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全球城市監測框架——上海應用指數(上海指數)”、《上海手冊:21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指南》等。“上海獎”旨在表彰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突出進展的城市,鼓勵全球城市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新城市議程》,推進全球發展倡議合作。“上海指數”旨在對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績效水平進行科學診斷和趨勢研判,目前該指數在參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城市旗艦項目的20多個全球城市開展
試點應用?!渡虾J謨浴肥占砹耸澜绯鞘锌沙掷m發展的優秀實踐案例,為各國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參考。
馬來西亞地方政府發展部部長倪可敏說,中國打造的多元合作和知識分享平臺便于世界各國交流發展理念和實踐經驗,有助于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馬來西亞正與中國加強合作,借鑒中國經驗,以促進經濟綠色轉型,實現有韌性的可持續發展。
謝里夫表示,“上海獎”的設立,有助于城市更綠色、宜居、包容和繁榮。中國支持的“上海指數”和《上海手冊》等工具為渴望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城市提供了參考工具。聯合國人居署希望與各國共同借助上述平臺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