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國性碳市場功能與效率,關鍵在于完善機制。
當前,碳市場不能正常發揮作用的重要原因在于:缺少碳排放總量約束,又是免費配額,無法形成碳價穩定上漲的預期;碳市場覆蓋范圍不夠,也沒有金融屬性,導致交易效率難以形成,風險管理等功能也難以發揮;碳抵消市場(CCER)的綠交所和碳配額市場關系定位不清晰,相互之間也不聯接,此外,2017年碳抵消市場暫停之后一直沒有恢復,無法體現對于創造碳匯、碳吸收研發和投入的支持作用。以上機制問題,導致對市場主體的減排激勵難以實現,動員的低碳投資很少,未起到引導預期的作用。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碳市場下一步的機制改革,應重點圍繞以下幾方面:
第一,要盡快明確總量設定。從理論和國際實踐來看,沒有總量設定,就無法形成有效碳價。我國需要基于覆蓋范圍內的歷史排放情況與總體減排目標,盡快確定未來一定時段的碳排放總量。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第二,逐步減少對免費配額的提供,制定出免費配額逐步退出的路線圖和時間表。配額分配方式決定了配額的稀缺性,這是價格形成的第一步??梢钥紤]從現在開始,逐步壓減免費的配額量,同步增加有償拍賣的配額量,確保免費配額數量不再增加。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第三,進一步擴大全國性碳市場覆蓋行業范圍。全國性碳市場現在只覆蓋了電力企業,鋼鐵、化工、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沒有納入。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第四,設立價格穩定機制。這有助于形成碳價穩定上漲的預期,促進減排,還有助于穩定產業鏈定價,避免沖擊相關方的生產經營以及宏觀管理部門的通脹治理。未來隨著碳總量目標的確定,碳價波動會加大,當前有必要提前考慮建立價格穩定機制。
第五,要按照金融規律來發展碳市場。盡快允許金融機構等各類主體參與。沒有金融機構的參與,碳市場在價格發現、預期引導、風險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將大打折扣;依托現行金融基礎設施體系完善全國性碳市場的交易、托管、結算等各個環節,加快推動碳衍生品發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第六,推動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電力定價并非完全的市場化定價,碳價格信號的傳導可能阻滯在電價環節。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第七,根據當前全球發展趨勢,我國也要重視碳抵消市場的發展。CCER的適用范圍還比較狹窄,應考慮在新能源、碳匯、碳移除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支持范圍。此外,碳抵消用于碳排放權履約的比例被限制在5%,相關的比例設置還可以進一步研究論證。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