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計量服務低碳
綠色發展大會在漢召開。會上,湖北省電力行業
碳計量中心揭牌,一批來自電力行業的
專家、企業發布最新的研究進展及推動低碳發展的成果。
電力行業為何會深度融入到計量和低碳領域呢?原來,電力行業在碳計量以及推動減碳方面確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以電算碳——
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首批納入2162家發電企業,年碳排放量約45億噸。
“目前
碳市場價格在每噸50元上下,一家年碳排放量1000萬噸的企業,排放量降低10%到30%,就是減少5000萬元到1.5億元支出。”國家電網公司首席專家鄭安剛說。
計量是做好碳排放統計核算的重要基礎,以電力系統來計算可更全面、準確。因為電網上連發電企業,下接電力用戶,涉及面廣、信息化程度高、數據準確可靠。電力行業自身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主陣地,電力系統全環節碳排放的精準計量與核算是支撐電力系統低碳轉型的基礎與前提。“全球約70%的碳排放來自能源部門,電力是能源部門中碳排放占比最高的單一行業。”清華大學教授康重慶說。
電碳聯動成為必然。國網湖北電科院開發的“
碳足跡”
平臺,貫穿電力全價值鏈,緊密銜接工業企業碳排放核算標準,結合企業生產運營業務范圍,一鍵式識別、配置碳排放源。
“企業將用能數據輸入平臺,即可準確、高效算出碳排放數據。”國網湖北電科院雙碳技術中心主任李陽海說。有了數據,便可進行企業碳“畫像”,分析碳排放分布、強度、增幅,找出減排潛力所在,還可進行低
碳規劃,挖掘減排熱點,評估、優化減排方案。
李陽海介紹,該平臺已經管起了國網湖北電力的碳足跡,他們正向更多企業和行業推廣該平臺。
以算興業——
一把尺量出綠色轉型成效
電力計量在助推低碳發展方面還有很多想象空間。
國網湖北營銷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近3年湖北充電樁數量增長約10倍,預計2025年達到50萬臺。大會上,他們發布了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質量監管服務平臺成果,探索高效監管充電樁新路,讓電動車主能安心充電。
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質量監管服務平臺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市場監管部門、計量檢定機構、運營企業、制造企業、充電用戶鏈接起來,通過采集、分析充電樁全生命周期質量數據,實現充電樁資產管理、質量檢測、計量檢定、信用評價、計量性能分析、信息查詢。
平臺將充電樁質量信息上傳至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二級節點平臺,并將充電樁生產制造、檢定檢測、運營運維等數據匯集至“質量信息查詢碼”,充電樁質量好不好,拿出手機一掃就知道,用戶還能在線反饋意見。目前,該平臺已接入7000余臺充電樁,日均采集數據200余萬條,假以時日,將構建起“企業承諾、政府監管、公眾監督”三位一體誠信計量模式。
國網湖北經研院則發布了“湖北電碳地圖”成果。這張地圖覆蓋全省14個地市,35個行業,通過分析能源消費與碳排放的關聯關系,直觀展示湖北碳排放空間及時間分布,從而找出碳排放從源頭到各行各業的流動趨勢和分布特性。
有了這些數據,就有了一把研判湖北重點行業低碳轉型成效的“尺子”,構建起涵蓋省、地、縣、園區的
碳中和支撐服務體系。該院專家介紹,通過地圖,可看出湖北主要碳排放來源是工業碳排放,其中工業碳排放主要來源是制造業和電氣水生產供應業,制造業中主要碳排放來源是化工、水泥、鋼鐵等行業。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