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的現狀與趨勢
觀測到的變暖及其原因:人類活動主要通過排放溫室氣體,已毋庸置疑引起了全球變暖:2011至2020年,全球地表溫度比1850至1900年高出1.1°C。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長,由不可持續的能源使用、土地利用及利用方式變化,不同區域、國家、國家內部和個人的生活方式、消費和生產模式產生。最不發達國家(LDCs)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的人均排放量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以消費為基礎,人均排放量最高的10%的家庭貢獻了全球來自家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34-45%,而最低的50%的家庭僅貢獻了13-15%。
已觀測到的變化和影響:大氣、海洋、冰凍圈及生物圈產生了廣泛而迅速的變化。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已經影響全球各個區域,并導致對人類和自然系統廣泛的不利影響以及損失與損害。歷史上對當前氣候變化貢獻最小的脆弱社區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包括極端和緩發事件在內,城市系統也已受到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
適應領域的進展、差距和挑戰:所有部門和地區在適應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方面都取得了進展,并且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在不同的區域和部門,適應都能有效減少氣候風險。即便如此,適應差距仍然存在,并且部分區域和生態系統已經達到了硬性或軟性的適應極限。另外,部分部門和區域存在不良適應的現象。目前全球流向適應領域的資金遠遠不足,限制了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適應舉措的實施。
(關于適應極限和不良適應的概念可參考GHub對IPCC第二工作組報告的觀察)
減緩領域的進展、差距和挑戰:自第五次評估周期以來,有關減緩的政策和法律層出不窮。根據2021年10月對國家自主貢獻 (NDCs)的評估,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水平會導致溫升在21世紀超過1.5°C,并且將溫升控制在2°C以內也會變得更加艱難。流入減緩領域的資金同樣不足以滿足各部門與地區實現其氣候目標。部分由于資金、技術和能力方面的限制,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對低排放技術的應用滯后。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