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住重點產業降碳減排“牛鼻子”
“數據顯示,全國每3輛新能源車就有1輛產自長三角地區。”在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零束科技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劉懿艷看來,推動綠色轉型,上海要進一步發揮龍頭的帶動作用。不僅是新能源汽車,在航運、電氣裝備制造等降碳減排的重點產業持續發力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所在。
全國人大代表、中遠海運船員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遠洋船舶船長倪迪提出,應當加快我國航運業的綠色低碳發展。“目前該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主要受限于航運脫碳路徑不明確、航運脫碳競爭加劇、產業鏈配套體系不完善、關鍵人才儲備不充足等問題。”倪迪告訴記者,而航運業的綠色發展之路還有些特殊,需要綜合考慮航運業的全球運營、海上運營等因素,以及不同國家和地區資源稟賦及競爭優勢的差異,不能與國內其他產業的綠色低碳一概而論。
針對于此,倪迪建議,推動確立內河及沿海船舶能源以電動為主、遠洋船舶能源以綠色甲醇為主的中期發展路徑;并鼓勵航運上下游企業以聯盟的形式,集成產業鏈脫碳的技術、資金等要素,加快形成產業集群并實現技術的有序迭代。
“此外,航運業向綠色低碳發展轉變,隨之而來的,對船員等關鍵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他補充道,因此建議監管機構、航運企業、科研院所、海事院校等相關單位為船員和業務人員開展專門培訓,逐步建立起綠色航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做好人才儲備。
在電氣裝備制造領域,張帆建議,在上海啟動智慧電氣裝備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培育建設工作,把上海打造成能源綠色低碳領域的創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上海在電氣裝備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加上近年來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先發優勢,可以集合優勢資源開展跨領域、跨學科、跨行業的技術協同創新,攻克一批當下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建立起一個市場化成果轉化機制和資源開放共享
平臺。”他進一步解釋道,在這個
平臺上,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都可以資源共享,一起開展綠色低碳轉型。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