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發布了新報告“可視化范圍3排放之供應鏈”。為了在 2050 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目標,公司需要對其供應商群體進行全面了解。但是,由于供應鏈中近2/3的范圍 3排放來自供應商,因此這種可見性受到了挑戰。
范圍1
碳排放(Scope 1)是指企業直接產生的
碳排放;范圍2碳排放(Scope 2)指企業見解產生的碳排放;范圍3碳排放(Scope 3)要將看似與企業本身無關的碳排放都必須計入在內,包括其價值鏈的上游和下游。
隨著對核心業務中嵌入的上游范圍 3 排放和碳情報的可見性的提高,公司可以就如何以及在何處分配資源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確保整個企業負責任的采購,以推動有意義的減排。通過創建更高效、更有彈性、更具成本效益和以客戶為中心的供應鏈網絡,發掘更廣泛的企業價值。該報告建議所有公司現在可以采取五項關鍵行動來實現這一點:
1、進行真正的多層次排放熱點分析以設定目標并推動正確的行動。此類分析的見解為解決影響最重大領域的行動計劃奠定了基礎。
2、將可持續性納入品類規劃和供應商選擇。根據確定的熱點區域,公司可以定制類別計劃,包括減排策略,以酌情解決熱點問題。
3、將排放納入供應鏈控制塔并實施數字孿生。集中可見性和決策制定并指導行動的控制塔與供應鏈的數字雙胞胎相結合,可產生優化服務、成本、質量和服務的供應鏈網絡所需的端到端可見性。
4、支持供應商正在進行的脫碳工作。細分供應商群可以幫助公司適當地定制參與計劃,提高供應商數據質量。
5、跨部門合作,與同行、供應商和生態系統合作伙伴合作,以加速大規模脫碳。聚合來自多方的數據并就最有效的脫碳步驟提出建議的智能
平臺解決方案至關重要。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