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推動租賃行業綠色轉型
作為我國金融業的中流砥柱之一,融資租賃企業正借助“碳中和”東風,培育綠色發展創新機制,建立產融合作模式,在風電設備、光伏電站、儲能設備、固廢處理等綠色產業持續發力,助推實體經濟綠色轉型升級。據統計,2021年,上海地區融資租賃行業新增綠色租賃業務投放約1600億元,年末行業綠色租賃資產余額規模超3500億元,同比增長33%,占全國綠色租賃資產規模近三分之二,在推動能源產業革命和實體經濟綠色轉型與優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
目前,業內已有諸多租賃企業定期發布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報告,公開披露自身的綠色發展目標及在綠色運營、綠色租賃、綠色合作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并持續通過業務指引、數字化工具等手段,完善對于ESG風險、氣候風險等因素的防控措施。同時,租賃企業創新綠色融資渠道,成立綠色低碳銀租合作聯盟,探索綠色銀團貸款、可持續掛鉤銀團貸款,發行可持續發展目標掛鉤債券、藍色債券、綠色ABN等多元化融資工具。2021年全年,租賃企業綠色債券及ABS發行規模超過600億元,十余家租賃企業獲得綠色主體認證。
雖然融資租賃行業在服務減排降碳方面貢獻顯著,但在更好發揮綠色租賃效能方面仍存在多重掣肘。一方面,人民銀行推出的碳減排支持工具暫未覆蓋金融租賃企業及融資租賃企業,無法直接獲得1.75%利率的碳減排貸款,不利于精準服務綠色產業中小企業。另一方面,我國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對于綠色項目的界定雖與國際標準基本一致,但將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利用、中小型水力發電等項目排除在外,且暫未覆蓋二氧化碳運輸等項目,不利于租賃企業為此類項目配套綠色融資,對此類項目主體節能降碳舉措缺乏激勵。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